八月十五日过蓬豀书净戒寺

八月十五日过蓬豀书净戒寺朗读

瓦冷云埋殿,灯长黑暗沙。
药灵閒草木,蔓走古龙蛇。
石佛随山老,松梯转路赊。
门前溪水浅,无处问仙家。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黑暗草木蔓走溪水
相关诗文:

八月十五日过蓬豀书净戒寺译文及注释

《八月十五日过蓬豀书净戒寺》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这首诗以八月十五日游览蓬豀书净戒寺为背景,通过描绘寺庙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思考。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瓦冷云埋殿,
灯长黑暗沙。
药灵閒草木,
蔓走古龙蛇。
石佛随山老,
松梯转路赊。
门前溪水浅,
无处问仙家。

这首诗的诗意主要集中在描绘寺庙的景色与氛围之中。首先,作者描述了殿宇的景象,以瓦冷和云埋来形容殿宇的冷清和朦胧。接着,他提到灯火长明,但黑暗却如沙子般浓厚,暗示着寺庙的寂寥和冷清。诗中描绘了草木间药灵四溢,仿佛在描绘寺庙中神奇的氛围。蔓走的古龙蛇则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气息。

接下来,作者提到了寺庙内的石佛,它随着山势的变化而古老,似乎见证了岁月的流转。而松梯转路赊的描写,则表达了游人在寺庙中的行走和探索之意。最后,诗中描述了门前溪水浅的景象,暗示着无论如何追寻仙家,都无法找到答案。

整首诗以凄凉、冷清的寺庙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繁华的反思和对人生的思考。寺庙中的灯长黑暗沙,草木中的药灵以及溪水浅,都暗示着人们对于追求仙家境界的渴望和追求,但却常常无法达到心愿。通过描绘这些景物,诗人以寺庙为载体,表达了对人生虚幻和无常的思考,展示了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越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富有意境的描写,给人一种幽静、凄美的感觉,引发读者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

八月十五日过蓬豀书净戒寺读音参考

bā yuè shí wǔ rì guò péng xī shū jìng jiè sì
八月十五日过蓬豀书净戒寺

wǎ lěng yún mái diàn, dēng zhǎng hēi àn shā.
瓦冷云埋殿,灯长黑暗沙。
yào líng xián cǎo mù, màn zǒu gǔ lóng shé.
药灵閒草木,蔓走古龙蛇。
shí fú suí shān lǎo, sōng tī zhuǎn lù shē.
石佛随山老,松梯转路赊。
mén qián xī shuǐ qiǎn, wú chǔ wèn xiān jiā.
门前溪水浅,无处问仙家。

李新诗文推荐

初排阊阖欲朝天,流电追锋急召贤。延阁凤池风月好,不须回首望筹边。

花尽蜂腰瘦,风低燕胁凉。云衣迷远岫,烟幕蔽柔桑。

玉翰飞出汉江东,蜀道三年兴已穷。城郭宛然人未老,笑谈终昌座生风。汴云归去觚棱近,珠佩收来汉月空。衰草寒苕更惆怅,乱鸦无数失征鸿。

身离梁苑初蚕月,脚蹈秦云已麦秋。要见使君恩惠久,滔滔长伴汉江流。

人情世事今如此,与作丛林眼目看。髀肉未能锁犊鼻,溪篁先与斸渔竿。山衔落月金盘缺,马踏清霜玉佩寒。一十九年閒睡足,欲将春梦入长安。

幛睦翠烟犹惜晓,乳花小雨却翻晴。去年春恨依前到,先得东风卷入城。

阴风刮天云自幕,穷山十月愁摇落。归来囊有惜空虚,石田拟与谁耕凿。我生正坐儒冠误,终年冻饿如癯鹤。呜呼一歌兮歌已悲,山鬼为我相追啼。

几家桃李高低树,一望江山表里春。寂寞无心看花去,悬知自有看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