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齐河

宿齐河朗读

烛暗人初寂,寒生夜向深。
潜鱼聚沙窟,坠鸟滑霜林。
稍作他方计,初回万里心。
还家只有梦,更著晓寒侵。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宿

宿齐河译文及注释

《宿齐河》是宋代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烛暗人初寂,
寒生夜向深。
潜鱼聚沙窟,
坠鸟滑霜林。
稍作他方计,
初回万里心。
还家只有梦,
更著晓寒侵。

【中文译文】
烛光昏暗,人们刚刚安静下来,
寒气逐渐加深,夜晚变得更深。
河中的鱼潜藏在沙窟中,
树上的鸟儿因霜而滑落。
稍作他处的打算,
初次回到万里心中。
归家只剩下梦境,
清晨的寒意更加侵袭。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通过描绘夜晚的一系列景象,传达了作者离家漂泊的情绪和对归乡的渴望。

首句“烛暗人初寂”以烛光昏暗的场景开篇,暗示了一种宁静和安静,也暗示了离别之情。接着,“寒生夜向深”,夜晚的寒冷不断加深,与作者离家在外的孤寂感相呼应。

接下来的两句“潜鱼聚沙窟,坠鸟滑霜林”运用了动物的形象,表达了离群、无依的状态。潜藏于沙窟中的鱼和滑落于霜林的鸟,都象征着离乡背井的人。

“稍作他方计,初回万里心”,表明作者曾经离开家乡,尝试着寻找他处的出路,但始终心系着万里之外的归乡之路。这句话暗示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和渴望,同时也暗示了辗转他乡的艰辛和迷茫。

最后两句“还家只有梦,更著晓寒侵”是整首诗的高潮和结尾。诗人回家的愿望只能在梦中实现,现实中的清晨带来的寒意侵袭,使得归家的愿景更加遥远。这种无法实现的遗憾和无奈,通过诗人的表达,给读者带来深深的共鸣和思考。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离愁与归乡的渴望,展示了离乡背井者的心境和苦闷。读者在赏析时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孤独和无助,同时也能够引发对家园和归属感的思考。

宿齐河读音参考

sù qí hé
宿齐河

zhú àn rén chū jì, hán shēng yè xiàng shēn.
烛暗人初寂,寒生夜向深。
qián yú jù shā kū, zhuì niǎo huá shuāng lín.
潜鱼聚沙窟,坠鸟滑霜林。
shāo zuò tā fāng jì, chū huí wàn lǐ xīn.
稍作他方计,初回万里心。
huán jiā zhǐ yǒu mèng, gèng zhe xiǎo hán qīn.
还家只有梦,更著晓寒侵。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陈师道诗文推荐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唒。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恭默思良弼,诗书正百工。事多违谢傅,天遽夺杨公。一代风流尽,三师礼数崇。若无天下议,美恶并成空。

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幽恨清愁几万端,故将巧笑破霜寒。落英收拾供骚客,秋菊从来不足餐。

旧岁连新岁,凉床又暖床。山川屏里画,时刻篆中香。畏垒安吾土,支离饱太仓。若教身再健,鹤背入维扬。

江上双峰一草堂,门闲心静自清凉。诗书发冢功名薄,麋鹿同群岁月长。句里江山随指顾,舌端幽眇致张皇。莫欺九尺须眉白,解醉佳人锦瑟傍。

林庐烟不起,城郭岁将穷。云日明松雪,溪山进冕风。人行图画里,鸟度醉吟中。不尽山阴兴,天留忆戴公。

重楼杰观屹相望,表里河山自一方。小市张灯归意动,轻衫当户晚风长。孤臣白首逢新政,游子青春见故乡。富贵本非吾辈事,江湖安得便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