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栈荆江志未酬,两京直拟笑谭收。
仅容孱后存酅祀,谁遣东吴解魏仇。
制敌岂应无法正,为谋不合有谯周。
伏龙祠上长烟霭,愤气堂堂恐未休。
蜀栈荆江志未酬,两京直拟笑谭收。仅容孱后存酅祀,谁遣东吴解魏仇。制敌岂应无法正,为谋不合有谯周。伏龙祠上长烟霭,愤气堂堂恐未休。
《过伏龙祠》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作品。该诗描绘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时局不满的情绪。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过伏龙祠》中文译文:
蜀栈荆江志未酬,
两京直拟笑谭收。
仅容孱后存酅祀,
谁遣东吴解魏仇。
制敌岂应无法正,
为谋不合有谯周。
伏龙祠上长烟霭,
愤气堂堂恐未休。
诗意和赏析:
《过伏龙祠》以婉约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时局的不满。诗中以伏龙祠为背景,通过对祠庙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愤懑和不甘。
首联"蜀栈荆江志未酬,两京直拟笑谭收",表达了作者为国家未尽的报国之志,而朝廷却仅将其视为笑谈,不予重视。这两句以蜀地栈道和荆江为象征,寓意着作者对国家发展的期待,但这些志向却未能实现。
次联"仅容孱后存酅祀,谁遣东吴解魏仇",通过描写伏龙祠仅容纤弱的后人祭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东吴解魏仇指的是东吴无力解决魏国的仇恨,意味着现实中困于力量的弱小和无力改变的境况。
末联"制敌岂应无法正,为谋不合有谯周。伏龙祠上长烟霭,愤气堂堂恐未休",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国家政治的失策和内忧外患的担忧。制敌岂应无法正,指责国家无力对抗外敌;为谋不合有谯周,批评国家内部策略不得要领。伏龙祠上长烟霭,意味着国家危机和困境的蔓延,而愤气堂堂则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局势的不满和愤懑。
整首诗以伏龙祠作为象征,通过描写祠庙的景象和抒发作者的情感,折射出作者对国家兴衰的忧虑。诗中运用了婉约的语言和意象,通过间接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这首诗凝练而含蓄,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余地,展现了陈造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忧虑。
guò fú lóng cí
过伏龙祠
shǔ zhàn jīng jiāng zhì wèi chóu, liǎng jīng zhí nǐ xiào tán shōu.
蜀栈荆江志未酬,两京直拟笑谭收。
jǐn róng càn hòu cún xī sì, shuí qiǎn dōng wú jiě wèi chóu.
仅容孱后存酅祀,谁遣东吴解魏仇。
zhì dí qǐ yīng wú fǎ zhèng, wèi móu bù hé yǒu qiáo zhōu.
制敌岂应无法正,为谋不合有谯周。
fú lóng cí shàng cháng yān ǎi, fèn qì táng táng kǒng wèi xiū.
伏龙祠上长烟霭,愤气堂堂恐未休。
一室类蜂房,为食来穷山。仅救饥火煎,跋履恐雕年。平生丘壑念,回首鱼脱渊。乡居何许家,菰茭满中田。有儿可耕牧,枉滞章句间。昨日鹊啅余,雁书忽堕前。云集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