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寺丞见讶久不致书兼惠佳篇辄用奉答

张寺丞见讶久不致书兼惠佳篇辄用奉答朗读

数日看花生怕迟,杭州更有乱花围。
为贪携酒寻春去,不及修书趁雁归。
且击壮怀期篆鼎,莫缘华发便沾衣。
谁知寂寞寒山外,万里苍鹰正苦饥。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张寺丞见讶久不致书兼惠佳篇辄用奉答译文及注释

《张寺丞见讶久不致书兼惠佳篇辄用奉答》是宋代郑獬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数日看花生怕迟,
杭州更有乱花围。
为贪携酒寻春去,
不及修书趁雁归。

这几天我一直观赏花朵,担心来得有些晚,
杭州的花园更是五彩缤纷,美不胜收。
因为我贪恋携酒寻找春天而离去,
却没能抓紧机会写信回应正飞回来的信鸽。

且击壮怀期篆鼎,
莫缘华发便沾衣。
谁知寂寞寒山外,
万里苍鹰正苦饥。

我暂时放下豪情壮志,期待着篆刻成就的到来,
却不曾料到,华发已沾上了我的衣襟。
谁能知晓,在这寂寞的寒山之外,
万里之遥的苍鹰正在忍受饥饿之苦。

诗词的诗意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焦虑和对于生活中错失机会的遗憾之情。诗人通过观赏花朵和追寻春天的旅程,暗示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留恋,但时光不等人,错过的机会就像逝去的春光一样无法挽回。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行动和感受,抒发了对于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于错失机会的懊悔之情。

诗词以杭州的花园景色作为背景,通过对花朵的描绘,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同时,诗人还以写信和信鸽为象征,表达了与他人之间的沟通和思念之情。最后,诗人以击壮怀期篆鼎和苍鹰苦饥两个意象,进一步突出了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表达方式,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于生活的思考。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生活中错失机会的遗憾,同时也可以体味到自然景色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张寺丞见讶久不致书兼惠佳篇辄用奉答读音参考

zhāng sì chéng jiàn yà jiǔ bù zhì shū jiān huì jiā piān zhé yòng fèng dá
张寺丞见讶久不致书兼惠佳篇辄用奉答

shù rì kàn huā shēng pà chí, háng zhōu gèng yǒu luàn huā wéi.
数日看花生怕迟,杭州更有乱花围。
wèi tān xié jiǔ xún chūn qù, bù jí xiū shū chèn yàn guī.
为贪携酒寻春去,不及修书趁雁归。
qiě jī zhuàng huái qī zhuàn dǐng, mò yuán huá fà biàn zhān yī.
且击壮怀期篆鼎,莫缘华发便沾衣。
shéi zhī jì mò hán shān wài, wàn lǐ cāng yīng zhèng kǔ jī.
谁知寂寞寒山外,万里苍鹰正苦饥。

郑獬诗文推荐

落日在高木,辉辉淡秋容。白云起天镜,飞去忽无踪。雨藓烂漫紫,幽径谁相从。孤虑如有根,纠结生心胸。良时忽已晚,撇耳过晨钟。事业馀濩落,抚己真何庸。投箸不...

春尽行人未到家,春风应怪在天涯。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前树未回疑路断,后山才转便云遮。夜间绝少尘埃污,惟有清泉漾白沙。

月桂峰前快雨飞,林间避雨亦沾衣。才晴便出西山路,却共断云相趁归。

耕得紫玻璃,凿成天马蹄。润应通月窟,洗合就云溪。

柳叶初黄未解飞,东风还与赏心违。纵逢春处花期少,自过江来酒病稀。平子解酬青玉案,秋娘能唱缕金衣。扬州二十四桥月,长忆醉乘明月归。

为爱荷花并蒂开,便将荷叶作金杯。桃根桃叶俱殊色,且看相携渡水来。

翠树不从青嶂出,蟠根却向屏中生。黄獐引脰探绿叶,老猿护雏枝上惊。獝然相顾见异态,谁言野物能忘情。我来赏激绕屏下,亦疑此身林中行。自古画工无画者,今得绝...

浑沦老学佛,到处说支郎。断臂求诸法,浮杯遍十方。自栽双柏树,独坐一绳床。惟有林间客,时来扣竹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