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安国天钵拈香

和安国天钵拈香朗读

杖策乘缘利有生,闻风犹得耳根清。
去年俱是凝然体,存殁徒伤妄者情。
灵骨不随烟共尽,真心常与月孤明。
世人欲识泥洹路,问取师今第几程。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和安国天钵拈香译文及注释

《和安国天钵拈香》是宋代诗人韩维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杖策乘缘利有生,
闻风犹得耳根清。
去年俱是凝然体,
存殁徒伤妄者情。
灵骨不随烟共尽,
真心常与月孤明。
世人欲识泥洹路,
问取师今第几程。

诗意:
这首诗以安国天钵拈香的场景为背景,描绘了作者韩维的修行心境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表达了对真正修行者的崇敬和对世俗追求的淡薄,强调了内心的清净和追寻内心真实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修行和追求真实的思考。首两句"杖策乘缘利有生,闻风犹得耳根清"表达了修行者通过顺应因缘而获得精神上的滋养,即便是微风拂面,也能使耳根清明。接下来的两句"去年俱是凝然体,存殁徒伤妄者情"表达了对去年的无用功和对虚妄追求的遗憾和无奈。

下半部分的诗句"灵骨不随烟共尽,真心常与月孤明"表达了修行者内心的坚定和真诚不随岁月逝去,而与月亮一样常存明亮。最后两句"世人欲识泥洹路,问取师今第几程"表达了对世人对修行之路的追问,以及询问师父在修行上已经达到了什么程度。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精练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在修行道路上的思考和对真实内心的追求。它强调了超越世俗的价值,并倡导修行者应当坚守内心真实,追求灵性的升华。这种对内心真实的追求和超脱尘世的态度,是宋代文人士人思想的一种典型体现。

和安国天钵拈香读音参考

hé ān guó tiān bō niān xiāng
和安国天钵拈香

zhàng cè chéng yuán lì yǒu shēng, wén fēng yóu dé ěr gēn qīng.
杖策乘缘利有生,闻风犹得耳根清。
qù nián jù shì níng rán tǐ, cún mò tú shāng wàng zhě qíng.
去年俱是凝然体,存殁徒伤妄者情。
líng gǔ bù suí yān gòng jǐn, zhēn xīn cháng yǔ yuè gū míng.
灵骨不随烟共尽,真心常与月孤明。
shì rén yù shí ní huán lù, wèn qǔ shī jīn dì jǐ chéng.
世人欲识泥洹路,问取师今第几程。

韩维诗文推荐

闲窗日射寒松影,枕上风传过雁声。梦境觉来无一际,不劳唇齿话无生。

阴阴乔木交,竦竦修竹翠。黄花与丹实,夹路何琐细。是辰雨新足,支策问田事。一感孤征鸿,泪落衣襟际。

才高文赡富时名,感物伤时动有情。不识无生真目体,一尘才遣一尘生。

高窗不掩秋气清,下见瓦沼涵泓澄。雨洗浮萍翠色静,青丛绿蔓相缠仍。阶前童童两好树,上有鸣禽不可数。杖藜书生爱苦吟,独立西风无旦暮。

跨马长林下,落叶填荒沟。严霜熟秋实,野物毕以收。空场委馀穗,雀鷃鸣相求。仰视鸿鹄群,肃肃摩天游。清风下哀响,静听令人愁。时序迭而去,曾不与我谋。小人急...

炎日来休骑,红尘喜放船。波平凉洗马,树净晚吟蝉。风至披襟后,云消倚拖前。潭心见华月,归意一留连。

清风何飘飘,万里吹曾轩。侧身红尘外,却视飞云根。王都几雄胜,长河中怒奔。上有怀归子,心随惊浪翻。登临岂非兰,悲伤久客魂。日暮下危级,且复同一樽。

白首昏昏度岁年,忽闻春至便开颜。溪头冻水晴妆涨,竹下名园昼不关。旋得歌辞教妓唱,远寻梅艳唤人攀。如今尚有官拘束,解组归来始是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