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微之燕西湖

和微之燕西湖朗读

三月韶华大半过,好花零谢已无多。
暮年光景如残梦,浮世尘劳付浩歌。
游子有时眠岸草,啼禽终日在庭柯。
白头不作垂钩客,辜负春湖十里波。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西湖
相关诗文: 西

和微之燕西湖译文及注释

《和微之燕西湖》是宋代诗人韩维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三月的美景已经过去了一大半,
美丽的花朵凋谢得所剩无几。
晚年的光景如同残存的梦境,
凡尘的劳苦使我感到无尽悲歌。
漂泊的游子偶尔在岸上安眠,
啼鸟整日栖息在庭院的树梢。
年老的白发不愿做寄人篱下的客,
辜负了春天的湖波荡漾十里。

诗意:
《和微之燕西湖》表达了诗人韩维晚年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诗人通过描述三月的美景已经过去了一大半,花朵凋谢的景象,将自己的晚年与自然界的变化相对应。他认为晚年的光景如同残存的梦境,意味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在尘世的劳苦中,他感到自己的心情沉重,情绪低落,悲歌不尽。然而,诗中也有一些安慰和希望的元素,比如游子偶尔能在岸上安眠,啼鸟整日栖息在庭院的树梢,这些自然景象为诗人带来一些宁静和慰藉。

赏析:
《和微之燕西湖》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晚年的心境,展现了对时光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通过描述花谢、残梦、浮世尘劳等形象,与诗人自身的经历相结合,表达了对光阴易逝的感叹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诗人将自己比作游子,描述了他的漂泊和辜负,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和安宁的向往。整首诗以写景抒怀的方式,将自然景物与人生经历相融合,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共鸣。

这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描绘,表达了对光阴易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人借助自然景物的比喻和对自身经历的描写,将个人的情感和普遍的人生命运相结合,使诗歌具有共鸣的力量。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和凝练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的向往,给人以深入的思考空间。

和微之燕西湖读音参考

hé wēi zhī yàn xī hú
和微之燕西湖

sān yuè sháo huá dà bàn guò, hǎo huā líng xiè yǐ wú duō.
三月韶华大半过,好花零谢已无多。
mù nián guāng jǐng rú cán mèng, fú shì chén láo fù hào gē.
暮年光景如残梦,浮世尘劳付浩歌。
yóu zǐ yǒu shí mián àn cǎo, tí qín zhōng rì zài tíng kē.
游子有时眠岸草,啼禽终日在庭柯。
bái tóu bù zuò chuí gōu kè, gū fù chūn hú shí lǐ bō.
白头不作垂钩客,辜负春湖十里波。

韩维诗文推荐

闲窗日射寒松影,枕上风传过雁声。梦境觉来无一际,不劳唇齿话无生。

阴阴乔木交,竦竦修竹翠。黄花与丹实,夹路何琐细。是辰雨新足,支策问田事。一感孤征鸿,泪落衣襟际。

才高文赡富时名,感物伤时动有情。不识无生真目体,一尘才遣一尘生。

高窗不掩秋气清,下见瓦沼涵泓澄。雨洗浮萍翠色静,青丛绿蔓相缠仍。阶前童童两好树,上有鸣禽不可数。杖藜书生爱苦吟,独立西风无旦暮。

跨马长林下,落叶填荒沟。严霜熟秋实,野物毕以收。空场委馀穗,雀鷃鸣相求。仰视鸿鹄群,肃肃摩天游。清风下哀响,静听令人愁。时序迭而去,曾不与我谋。小人急...

炎日来休骑,红尘喜放船。波平凉洗马,树净晚吟蝉。风至披襟后,云消倚拖前。潭心见华月,归意一留连。

清风何飘飘,万里吹曾轩。侧身红尘外,却视飞云根。王都几雄胜,长河中怒奔。上有怀归子,心随惊浪翻。登临岂非兰,悲伤久客魂。日暮下危级,且复同一樽。

白首昏昏度岁年,忽闻春至便开颜。溪头冻水晴妆涨,竹下名园昼不关。旋得歌辞教妓唱,远寻梅艳唤人攀。如今尚有官拘束,解组归来始是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