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七首)

有感(七首)朗读

鸿雁来时月满天,客途僮仆自相怜。
荒村触眼惟茅屋,榆柳萧疏起暮烟。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有感(七首)译文及注释

《有感(七首)》是明代诗人刘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鸿雁来时月满天,
客途僮仆自相怜。
荒村触眼惟茅屋,
榆柳萧疏起暮烟。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宿雨后的田园景色。鸿雁飞来时,满月挂满天空;在旅途中,旅客们互相怀念和关怀;视线所及,荒凉的乡村只有茅草搭建的屋子;榆树和柳树稀疏地升起了夜晚的烟雾。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明代田园诗中常见的田园景色和乡村生活的形象。通过描写鸿雁飞过的满月、旅客之间的情感表达、荒凉的村庄以及夜晚的榆柳和烟雾,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朴素的乡村世界。

诗中的鸿雁和满月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循环,给人以安宁和希望的感觉。而旅客们的相互怀念和关怀,则传递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互助精神。荒村的茅屋、疏落的榆柳和夜晚的烟雾,透露出一种朴素而质朴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对乡村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以写景为主,情感融入其中,展现出明代田园诗的特点。通过简短的诗句,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宁静、恬淡的乡村氛围,让读者在诗意的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有感(七首)读音参考

yǒu gǎn qī shǒu
有感(七首)

hóng yàn lái shí yuè mǎn tiān, kè tú tóng pú zì xiāng lián.
鸿雁来时月满天,客途僮仆自相怜。
huāng cūn chù yǎn wéi máo wū, yú liǔ xiāo shū qǐ mù yān.
荒村触眼惟茅屋,榆柳萧疏起暮烟。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

刘基诗文推荐

忆昔盘古初开天地时,以土为肉石为骨,水为血脉天为皮,昆仑为头颅,江海为胃肠,蒿岳为背膂,其外四岳为四肢。四肢百体咸定位,乃以日月为两眼,循环照烛三百六...

编竹为篱更栽刺,高门大写畦桑字。县官要备六事忙,村村巷巷催畦桑。畦桑有增不可减,准备上司来计点。新官下马旧官行,牌上却改新官名。君不见古人树桑在墙下,...

可笑春蚕独苦辛,为谁成茧却焚身。不如无用蜘蛛网,网尽蜚虫不畏人。

天弓拨其弦,平地跃虎狼。腥风扇九泽,浊雾干太阳。琐琐蚊与虻,亦沸如蜩螗。帝阍隔蓬莱,弱水不可航。蝼蚁有微忱,抑塞无由扬。遥遥草茅臣,恕切忠愤肠。披衣款...

静夜思,一思肠百转。啼螀当户听不闻,明月在庭看不见。方将入海剸猛蛟,复欲度岭邀飞猱。胸中倏忽乱忧喜,得丧纷纷竟何是。静夜思,思无穷。天鸡一声海口红,满...

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浩歌梁甫吟,忧来凭胸臆。

有鸟有鸟,薄言缴之。君子至止,何以乐之。有酒湑湑,亦盈于觞。明月照帷,清风满堂。我酒既旨,我仪有秩。言念君子,温如其日。有鸟有鸟,载好其音。君子之洽,...

秦家女儿美且都,齿如编贝唇如朱。有生不幸遭乱世,弱肉强食官无诛。兄朝出门暮不返,家人怅望空倚闾。女休闻之肝胆裂,奋臂不惜千金躯。援矛一掷白日撼,仇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