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用前韵(二首)

又用前韵(二首)朗读

树头寒月影扶疏,天上清霜下玉除。
紫塞风高鸿失路,碧梧枝冷鹊移居。
虎头旷日麋仓粟,牛腹中宵诧帛书。
见说抱关堪避世,稗官犹可学《虞初》。
¤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又用前韵(二首)译文及注释

《又用前韵(二首)》是明代刘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树头寒月影扶疏,
在树梢上,寒冷的月光洒下,照亮了稀疏的枝叶,
天上清霜下玉除。
天空中洁白的霜降临,净化了一切尘嚣。

紫塞风高鸿失路,
紫色的关塞之地,寒风凛冽,孤雁迷失了归途,
碧梧枝冷鹊移居。
碧色的梧桐枝条上,寒冷的乌鸦迁徙了居所。

虎头旷日麋仓粟,
雄狮的头颅照耀着阳光,广阔的日子,麋鹿在仓粮中觅食,
牛腹中宵诧帛书。
牛的腹部在夜晚传来奇怪的声音,似乎有一本珍贵的书。

见说抱关堪避世,
听说紧闭城门可避世间纷扰,
稗官犹可学《虞初》。
即便是小官员也可以学习《虞初》(指许慎的《说文解字》)。

这首诗词描绘了自然景观和人物事物的变化,通过寥寥数语传递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哲理思考。树头的寒月和清霜的下降,象征着世界的纯净和远离尘嚣的意象。紫塞的风高和碧梧的鹊迁,传达出孤独和变迁的主题。虎头的旷日和牛腹的宵诧,以夸张的形象表达了生活中的奇遇和不可思议。最后,作者提到抱关避世和稗官学《虞初》,表达了对逃避尘世之道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望。

这首诗词运用了多样的意象和象征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现象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使诗词更富有韵律感和美感,让读者在阅读中领略到深邃的诗意和哲理。

又用前韵(二首)读音参考

yòu yòng qián yùn èr shǒu
又用前韵(二首)

shù tóu hán yuè yǐng fú shū, tiān shàng qīng shuāng xià yù chú.
树头寒月影扶疏,天上清霜下玉除。
zǐ sāi fēng gāo hóng shī lù, bì wú zhī lěng què yí jū.
紫塞风高鸿失路,碧梧枝冷鹊移居。
hǔ tóu kuàng rì mí cāng sù, niú fù zhōng xiāo chà bó shū.
虎头旷日麋仓粟,牛腹中宵诧帛书。
jiàn shuō bào guān kān bì shì, bài guān yóu kě xué yú chū.
见说抱关堪避世,稗官犹可学《虞初》。
¤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

刘基诗文推荐

忆昔盘古初开天地时,以土为肉石为骨,水为血脉天为皮,昆仑为头颅,江海为胃肠,蒿岳为背膂,其外四岳为四肢。四肢百体咸定位,乃以日月为两眼,循环照烛三百六...

编竹为篱更栽刺,高门大写畦桑字。县官要备六事忙,村村巷巷催畦桑。畦桑有增不可减,准备上司来计点。新官下马旧官行,牌上却改新官名。君不见古人树桑在墙下,...

可笑春蚕独苦辛,为谁成茧却焚身。不如无用蜘蛛网,网尽蜚虫不畏人。

天弓拨其弦,平地跃虎狼。腥风扇九泽,浊雾干太阳。琐琐蚊与虻,亦沸如蜩螗。帝阍隔蓬莱,弱水不可航。蝼蚁有微忱,抑塞无由扬。遥遥草茅臣,恕切忠愤肠。披衣款...

静夜思,一思肠百转。啼螀当户听不闻,明月在庭看不见。方将入海剸猛蛟,复欲度岭邀飞猱。胸中倏忽乱忧喜,得丧纷纷竟何是。静夜思,思无穷。天鸡一声海口红,满...

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浩歌梁甫吟,忧来凭胸臆。

有鸟有鸟,薄言缴之。君子至止,何以乐之。有酒湑湑,亦盈于觞。明月照帷,清风满堂。我酒既旨,我仪有秩。言念君子,温如其日。有鸟有鸟,载好其音。君子之洽,...

秦家女儿美且都,齿如编贝唇如朱。有生不幸遭乱世,弱肉强食官无诛。兄朝出门暮不返,家人怅望空倚闾。女休闻之肝胆裂,奋臂不惜千金躯。援矛一掷白日撼,仇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