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芦风飒飒,时节近昏黄。
木脱千山瘦,江空一水长。
云高鹏北运,天阔雁南翔。
读尽焚舟赋,持觞酹子桑。
寒芦风飒飒,时节近昏黄。木脱千山瘦,江空一水长。云高鹏北运,天阔雁南翔。读尽焚舟赋,持觞酹子桑。
《孟津》是宋代诗人汪元量的作品,这首诗以寒芦风吹拂、时节将近黄昏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川和江水的景象,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季节的转换之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寒芦风飒飒,
时节近昏黄。
木脱千山瘦,
江空一水长。
云高鹏北运,
天阔雁南翔。
读尽焚舟赋,
持觞酹子桑。
这首诗的诗意表达了季节的变迁和壮丽的自然景观。寒芦摇曳的飒飒风声,预示着秋意渐浓,时节将近黄昏,给人以深沉的孤寂感。"木脱千山瘦,江空一水长"描绘了秋天山林中树木逐渐凋零的景象,而江水则像一条长长的银带,贯穿在远方的地平线上,给人以壮丽和广袤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云高鹏北运,天阔雁南翔"则表达了季节的转换和大自然的力量。云高高在天空中,仿佛是北方的神鹏在翱翔,而天阔空旷,正是南飞的大雁展翅翱翔之时,体现了季节更替的气息。
最后两句"读尽焚舟赋,持觞酹子桑"则显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读尽焚舟赋"意味着诗人读遍了许多关于焚舟破釜的故事,而"持觞酹子桑"则是诗人把杯中的酒洒在桑树上,意味着他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祝福。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季节变迁的表达,以及对历史和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和情感,给人以壮丽、深沉和思考的美感。
mèng jīn
孟津
hán lú fēng sà sà, shí jié jìn hūn huáng.
寒芦风飒飒,时节近昏黄。
mù tuō qiān shān shòu, jiāng kōng yī shuǐ zhǎng.
木脱千山瘦,江空一水长。
yún gāo péng běi yùn, tiān kuò yàn nán xiáng.
云高鹏北运,天阔雁南翔。
dú jǐn fén zhōu fù, chí shāng lèi zǐ sāng.
读尽焚舟赋,持觞酹子桑。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