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斋十咏·剪刀

书斋十咏·剪刀朗读

错落双刀合,晶荧百练光。
剪裁皆在手,终不露锋芒。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错落双刀
相关诗文:

书斋十咏·剪刀译文及注释

《书斋十咏·剪刀》是宋代诗人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写剪刀为主题,通过生动的形象描写和细腻的意境表达了剪刀的特点和价值。

译文:
错落双刀合,
晶荧百练光。
剪裁皆在手,
终不露锋芒。

诗意:
这首诗以错落双刀合的景象描绘了剪刀的形态。剪刀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像是由无数闪亮的金属丝织成的。无论是剪裁布料还是纸张,剪刀都能轻松地完成,却从未显露出锋芒和破坏性。

赏析:
《书斋十咏·剪刀》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以剪刀为象征,传达了一种细腻和克制的美学观念。诗中的剪刀错落有致地合在一起,闪烁着晶莹的光芒,给人一种精致和高雅的感觉。剪刀在人们的手中,能够轻松地进行剪裁工作,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温和,不会伤害到其他物体。这种温和而精准的特性,不仅仅是对剪刀的赞美,也可以被视为一种人生哲学的表达。

这首诗的意境简练而富有想象力,通过对剪刀的描绘,传达了一种不张扬、不浮夸的审美观念。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温和而精准的方式来处理事物,不需要过分张扬自己的锋芒。这种克制和内敛的美学观念,也可以引申到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中,提倡谦逊和平和的态度。

总之,《书斋十咏·剪刀》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剪刀的形态和特点,同时传达了一种克制和内敛的美学观念。这首诗以剪刀为媒介,表达了对温和、精准和谦逊的赞美,同时也提醒人们在处理事物和与他人交往时保持温和的态度。

书斋十咏·剪刀读音参考

shū zhāi shí yǒng jiǎn dāo
书斋十咏·剪刀

cuò luò shuāng dāo hé, jīng yíng bǎi liàn guāng.
错落双刀合,晶荧百练光。
jiǎn cái jiē zài shǒu, zhōng bù lù fēng máng.
剪裁皆在手,终不露锋芒。

刘子翚诗文推荐

圣君尝胆愤艰难,双跸无因日问安。汉节凋零胡地阔,北州何处是通汗。

御路丹花映绿槐,瞳瞳日照五门开。五皇欲与民同乐,不惜千金筑露台。

内苑珍林蔚绛霄,围城不复禁刍荛。舳舻岁岁衔清汴,才足都人几炬烧。

空嗟覆鼎误前朝,骨朽人间骂未销。夜月池台王傅宅,春风杨柳太师桥。

玉玺相传舜如尧,壶春堂上独逍遥。唐虞盛事今寥落,尽卷清风入圣朝。

宫娃控马紫茸袍,笑捻金丸弹翠毛。凤辇北游今未返,蓬蓬艮岳内中高。

神霄宫殿五云间,羽服黄冠缀晓班。诏许群臣亲受籙,步虚声裹认龙颜。

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重老过湖湘。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时动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