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升之皮秋怀

次韵升之皮秋怀朗读

客至得浊酒,共饮消百臧。
凉飙飒短景,感此岁已秋。
忽惊草木陨,尚喜禾黍收。
九鼎岂不慕,二顷亦良谋。
住圣实有言,未觉富可求。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怀

次韵升之皮秋怀译文及注释

诗词:《次韵升之皮秋怀》
朝代:宋代
作者:韩元吉

客至得浊酒,共饮消百臧。
凉飙飒短景,感此岁已秋。
忽惊草木陨,尚喜禾黍收。
九鼎岂不慕,二顷亦良谋。
住圣实有言,未觉富可求。

中文译文:
客人到来,带来了美酒,我们共饮,消除百般忧愁。
清凉的秋风吹拂,景色短暂而凄凉,感叹着这一年已经秋深了。
突然惊觉草木凋零,但仍然欣喜禾稻有收获。
九鼎岂能不向往,二顷土地也是明智之举。
居住在圣明之地,实有言语可借,但并未觉得富足可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韩元吉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叹和思考。诗中描绘了客人到来,带来美酒,大家共饮,以此来消除内心的忧愁和烦恼。同时,作者感叹着秋天的到来,凉风吹拂,景色短暂而凄凉,意味着一年的时光已经过去,岁月不可逆转,人们不禁感叹时光的流逝。

然而,诗中也出现了一些转折。作者突然惊觉草木凋零,但他仍然欣喜禾稻有收获。这里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作者表达了对农作物的丰收之喜,暗示着尽管时光不可逆转,但人们在劳动中依然能够获得一些收获和喜悦。

接下来,诗中出现了九鼎和二顷的提及。九鼎象征着权力和尊贵,而二顷则代表着普通人的土地。作者通过这两个象征物,表达了人们对于权力和财富的向往。同时,他也提到居住在圣明之地的人们,他们有智慧和言语可借,但作者并未觉得富足可求。这表明作者对于物质财富并不追求,更加注重内心的富足和精神的追求。

整首诗以写景为主线,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反映了人们对于时光流逝和生命变迁的感慨,同时也传达了对于农作物收获和内心富足的思考。诗词中运用了象征手法,使得诗意更加深邃,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次韵升之皮秋怀读音参考

cì yùn shēng zhī pí qiū huái
次韵升之皮秋怀

kè zhì dé zhuó jiǔ, gòng yǐn xiāo bǎi zāng.
客至得浊酒,共饮消百臧。
liáng biāo sà duǎn jǐng, gǎn cǐ suì yǐ qiū.
凉飙飒短景,感此岁已秋。
hū jīng cǎo mù yǔn, shàng xǐ hé shǔ shōu.
忽惊草木陨,尚喜禾黍收。
jiǔ dǐng qǐ bù mù, èr qǐng yì liáng móu.
九鼎岂不慕,二顷亦良谋。
zhù shèng shí yǒu yán, wèi jué fù kě qiú.
住圣实有言,未觉富可求。

韩元吉诗文推荐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淮岸春来罢夕烽,君王奏凯大明宫。守关岂但勤萧相,分陕犹宜屈召公。彩绶不妨龙衮贵,绵衣真与故乡同。政成更上平戎略,归作麒麟第一功。

燕鸿望南飞,春至还北去。托食波浪中,潇湘几回渡。

悠悠功名期,苒苒岁月过。劳生阅半百,仅尔脱寒饿。山林有互涂,此责当万坐。闭门歌阳春,非君谅谁和。

拱揖消狂冠,从容奉两宫。临危几谢传,忍事实娄公。陶冶无偏党,经纶尽朴忠。再来金鼎地,高卧亦成功。

腊尽雪晴春欲柔,蒙蒙烟柳认瓜洲。潮生潮落无穷事,江水东西不限愁。

北山应见太清年,兴废由来亦偶然。自我得之还自失,老禅刀尺尚相连。

乱离谁意有新春,共醉春盘能几人。但道少场无匹马,便惊罗绮总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