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致政敷文少卿鲁公挽词

故致政敷文少卿鲁公挽词朗读

左学摛文蔼儁声,青云接武二难兄。
主知自纪宜三院,使节更持仅九卿。
庭下芝兰方竞秀,舍南桃李已成阴。
挂冠不待甘泉橐,愁绝高门泪满缨。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故致政敷文少卿鲁公挽词译文及注释

《故致政敷文少卿鲁公挽词》是宋代韩元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故致政敷文少卿鲁公挽词
左学摛文蔼儁声,
青云接武二难兄。
主知自纪宜三院,
使节更持仅九卿。
庭下芝兰方竞秀,
舍南桃李已成阴。
挂冠不待甘泉橐,
愁绝高门泪满缨。

诗意:
这首诗词是韩元吉为挽故人、少卿鲁公而写的。诗中表达了对鲁公的悼念和追思之情。鲁公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声名远播,受到了许多人的尊敬。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鲁公的才学声望和政治地位,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第一句描述鲁公以其杰出的才学和儒雅的声音在学府中备受推崇。第二句表达了鲁公与武将二难兄一同受到青云之上的赏识,说明他在政治和文学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

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称颂鲁公在政务上非常有见识,适宜担任三院的职位,而他却只担任了九卿之职。这表明鲁公的才华和品德应该得到更高的职位和重用。

接着的两句描述了庭院中芳草如茵,花木竞相开放,但鲁公已经离世而成为过去。"舍南桃李已成阴"这句话暗喻了人事已非,鲁公已经离世。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之情。"挂冠不待甘泉橐"意味着鲁公过早地离开了政治舞台,没有等到功成名就的时候。"愁绝高门泪满缨"描绘了诗人因鲁公的离世而悲伤,泪水满布领口。

这首诗词通过对鲁公的赞颂和悼念,展现了韩元吉对他的深切敬意,并抒发了自己对友人离世的悲痛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政治才华和文学成就的渴望和追求。

故致政敷文少卿鲁公挽词读音参考

gù zhì zhèng fū wén shǎo qīng lǔ gōng wǎn cí
故致政敷文少卿鲁公挽词

zuǒ xué chī wén ǎi jùn shēng, qīng yún jiē wǔ èr nàn xiōng.
左学摛文蔼儁声,青云接武二难兄。
zhǔ zhī zì jì yí sān yuàn, shǐ jié gèng chí jǐn jiǔ qīng.
主知自纪宜三院,使节更持仅九卿。
tíng xià zhī lán fāng jìng xiù, shě nán táo lǐ yǐ chéng yīn.
庭下芝兰方竞秀,舍南桃李已成阴。
guà guān bù dài gān quán tuó, chóu jué gāo mén lèi mǎn yīng.
挂冠不待甘泉橐,愁绝高门泪满缨。

韩元吉诗文推荐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淮岸春来罢夕烽,君王奏凯大明宫。守关岂但勤萧相,分陕犹宜屈召公。彩绶不妨龙衮贵,绵衣真与故乡同。政成更上平戎略,归作麒麟第一功。

燕鸿望南飞,春至还北去。托食波浪中,潇湘几回渡。

悠悠功名期,苒苒岁月过。劳生阅半百,仅尔脱寒饿。山林有互涂,此责当万坐。闭门歌阳春,非君谅谁和。

拱揖消狂冠,从容奉两宫。临危几谢传,忍事实娄公。陶冶无偏党,经纶尽朴忠。再来金鼎地,高卧亦成功。

腊尽雪晴春欲柔,蒙蒙烟柳认瓜洲。潮生潮落无穷事,江水东西不限愁。

北山应见太清年,兴废由来亦偶然。自我得之还自失,老禅刀尺尚相连。

乱离谁意有新春,共醉春盘能几人。但道少场无匹马,便惊罗绮总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