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温尚书之任

大名温尚书之任朗读

窣云楼堞古铜台,幕府池塘菡萏开。
毕万山河千里迥,亚夫钟鼓九天来,必鞬前队射雕手,载笔初筵倚马才。
命将文昌非细事,星光昨夜动昭回。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大名温尚书之任译文及注释

《大名温尚书之任》是宋代杨亿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窣云楼堞古铜台,
幕府池塘菡萏开。
毕万山河千里迥,
亚夫钟鼓九天来。
必鞬前队射雕手,
载笔初筵倚马才。
命将文昌非细事,
星光昨夜动昭回。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绘大名温尚书的职责为主题,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敬佩之情。诗中通过描写景物和隐喻手法,抒发了对大名温尚书高尚品质和卓越才能的赞美,并展示了他所担负的重要使命。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的方式,将大名温尚书的职责和使命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展现出高度的艺术表现力。首先,诗中提到了窣云楼和古铜台,这些是宏伟壮丽的建筑物,象征着尚书的高位和威严。接着,描绘了幕府池塘中盛开的菡萏花,象征着尚书职位的繁忙和辛勤。

接下来,诗人用对比手法描绘了尚书的重要性。他说万山河千里都被尚书的声望所遥远地分隔开来,而亚夫的钟鼓声则来自九重天,这暗示了尚书的声望和影响力超越了常人的想象。诗中还提到了必鞬前队射雕手和载笔初筵倚马才,这些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尚书高超的才能和出色的表现。

最后两句诗表现了尚书的使命和影响的重要性。诗人说命将文昌不是小事,意味着尚书肩负着重要的文化使命。而最后一句诗中提到的星光昨夜动昭回,暗示了尚书的才华和声望让整个文化界都为之动容。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景物描写和隐喻手法,赞美了大名温尚书的高贵品质和卓越才能,并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展示了尚书职责的重要性和影响的广泛性,以及尚书所承担的文化使命。

大名温尚书之任读音参考

dà míng wēn shàng shū zhī rèn
大名温尚书之任

sū yún lóu dié gǔ tóng tái, mù fǔ chí táng hàn dàn kāi.
窣云楼堞古铜台,幕府池塘菡萏开。
bì wàn shān hé qiān lǐ jiǒng, yà fū zhōng gǔ jiǔ tiān lái,
毕万山河千里迥,亚夫钟鼓九天来,
bì jiān qián duì shè diāo shǒu, zài bǐ chū yán yǐ mǎ cái.
必鞬前队射雕手,载笔初筵倚马才。
mìng jiāng wén chāng fēi xì shì, xīng guāng zuó yè dòng zhāo huí.
命将文昌非细事,星光昨夜动昭回。

杨亿

杨亿(974—1020)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杨亿诗文推荐

栝苍古名郡,生齿三万家。我昔自仙殿,捧诏临军牙。清心治期月,讼息民无哗。雄公真大士,宴坐绵几华。驾言造梵宇,室迩惊人遐。迎门虎溪屐,布地牛头花。庭松偃...

太姒徽音盛,长秋命数崇。黄图分丙殿,玄象应轩宫。纪注无穷美,声诗内助功。云阳复土后,陵柏自悲风。

梦兰前事悔成占,却羡归飞拂画簷。锦瑟惊弦愁别鹤,星机促杼怨新缣。舞腰罢试收纨袖,博齿慵开委玉奁。几夕离魂自无寐,楚天云断见凉蟾。

心似寒灰不复然,寻常谈论即弥天。门临颍水多年住,法自曹溪几世传。儒士谁同翻贝叶,都人长见施金钱。翰林诗版分明在,曾与吾家有旧缘。

礼备乐成,干健天行。帝容有穆,佩玉锵鸣。

大报于帝,玄德升闻。酬齐良洁,姿盛苾芬。

左手执籥,右手秉翟。进旅退旅,万舞有翼。

东瓯别业寄秋云,平昔题桥墨尚存。故郡曾登太守榻,上都频扫相君门。挥毫月殿香盈袖,锡宴星津酒满樽。归去吏民如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