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待问之蒙城簿

吴待问之蒙城簿朗读

西来赴调合关繻,黄绶风尘厌九衢。
祖席且同开口笑,公庭未免折腰趋。
长安车马偏欺客,鲁国衣冠肯戏儒。
共忆故园归计晚,旧游烟树隔重湖。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簿

吴待问之蒙城簿译文及注释

《吴待问之蒙城簿》是宋代杨亿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吴待问在蒙城的境遇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社会中权力和名利的不满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西来赴调合关繻,
黄绶风尘厌九衢。
祖席且同开口笑,
公庭未免折腰趋。
长安车马偏欺客,
鲁国衣冠肯戏儒。
共忆故园归计晚,
旧游烟树隔重湖。

诗词的意境主要围绕着吴待问在蒙城的遭遇展开。吴待问出使调职到蒙城,但他对于现实社会中的权力和名利感到厌倦。他身着黄绶,风尘仆仆地走在拥挤的街道上,对于繁忙的尘世生活感到疲倦。

诗中提到祖席,意指祖先的座位,他们也曾经站在这个社会的舞台上,面对权力、名利的考验。然而,现实社会中的公庭之上,人们不得不屈从于权势,低头顺从,折腰趋附。

作者通过对长安和鲁国的对比,揭示了现实社会中的不公和虚伪。长安是当时的帝都,车马众多,但是却欺负外来的客人。相比之下,鲁国的衣冠士人却不愿与儒者游戏戏谑,表明他们对于知识和学问的尊重和珍视。

最后两句描述了作者怀念故园、渴望归家的情感。他回忆起往昔的旅游经历,思念着远在重湖对岸的旧友,但现实的现状让他无法实现早日归乡。

整首诗通过对吴待问在蒙城的遭遇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于现实社会中权力、名利和虚伪的不满和思考,同时表达了对故园、自由和真实的向往。

吴待问之蒙城簿读音参考

wú dài wèn zhī méng chéng bù
吴待问之蒙城簿

xī lái fù tiáo hé guān xū, huáng shòu fēng chén yàn jiǔ qú.
西来赴调合关繻,黄绶风尘厌九衢。
zǔ xí qiě tóng kāi kǒu xiào, gōng tíng wèi miǎn zhé yāo qū.
祖席且同开口笑,公庭未免折腰趋。
cháng ān chē mǎ piān qī kè, lǔ guó yì guān kěn xì rú.
长安车马偏欺客,鲁国衣冠肯戏儒。
gòng yì gù yuán guī jì wǎn, jiù yóu yān shù gé zhòng hú.
共忆故园归计晚,旧游烟树隔重湖。

杨亿

杨亿(974—1020)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杨亿诗文推荐

栝苍古名郡,生齿三万家。我昔自仙殿,捧诏临军牙。清心治期月,讼息民无哗。雄公真大士,宴坐绵几华。驾言造梵宇,室迩惊人遐。迎门虎溪屐,布地牛头花。庭松偃...

太姒徽音盛,长秋命数崇。黄图分丙殿,玄象应轩宫。纪注无穷美,声诗内助功。云阳复土后,陵柏自悲风。

梦兰前事悔成占,却羡归飞拂画簷。锦瑟惊弦愁别鹤,星机促杼怨新缣。舞腰罢试收纨袖,博齿慵开委玉奁。几夕离魂自无寐,楚天云断见凉蟾。

心似寒灰不复然,寻常谈论即弥天。门临颍水多年住,法自曹溪几世传。儒士谁同翻贝叶,都人长见施金钱。翰林诗版分明在,曾与吾家有旧缘。

礼备乐成,干健天行。帝容有穆,佩玉锵鸣。

大报于帝,玄德升闻。酬齐良洁,姿盛苾芬。

左手执籥,右手秉翟。进旅退旅,万舞有翼。

东瓯别业寄秋云,平昔题桥墨尚存。故郡曾登太守榻,上都频扫相君门。挥毫月殿香盈袖,锡宴星津酒满樽。归去吏民如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