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寒热攻骸骨,正似兵戈过室庐。
柱木支撑终未稳,筋皮收拾久犹疏。
芭蕉张王要须朽,云气浮游毕竟虚。
赖有衣中珠尚在,病中点检亦如如。
一经寒热攻骸骨,正似兵戈过室庐。柱木支撑终未稳,筋皮收拾久犹疏。芭蕉张王要须朽,云气浮游毕竟虚。赖有衣中珠尚在,病中点检亦如如。
《病后》是苏辙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一种可能的中文译文:
病后
一经寒热攻骸骨,
正似兵戈过室庐。
柱木支撑终未稳,
筋皮收拾久犹疏。
芭蕉张王要须朽,
云气浮游毕竟虚。
赖有衣中珠尚在,
病中点检亦如如。
诗意和赏析:
《病后》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苏辙在病后的身体状况和心情。
首节写到作者因为寒热交替而受到病痛的折磨,用“一经”表示一经历过,寒热攻击着他的骸骨,形容病痛的严重程度,而“兵戈过室庐”则比喻病痛如战争一样来袭,给他的身体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第二节提到即使经过柱木支撑,他的身体仍然无法稳定,表明他的身体状况仍然不稳定,筋骨和皮肤也还没有完全恢复。这里的“筋皮收拾久犹疏”形象地表达了他的身体恢复进展缓慢的情况。
第三节通过描写芭蕉和张王草木的凋零和云气的虚无,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世事的虚幻。芭蕉和张王都是常见的植物,它们的凋谢象征着光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云气的浮游则象征着世间的变幻和虚幻。
最后一节提到,尽管他的身体状况不佳,但他仍然有内心的宝贝——衣中的珠宝。这里的“衣中珠尚在”可以理解为他内心的珍宝和精神的寄托。他在病中仍然坚持点检,保持内心的清醒和自省,表现出他对于生活的坚持和对自身的审视。
整首诗词通过描写作者的身体状况和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对于生命的脆弱和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强调了对于内心的坚守和自省的重要性。
bìng hòu
病後
yī jīng hán rè gōng hái gǔ, zhèng shì bīng gē guò shì lú.
一经寒热攻骸骨,正似兵戈过室庐。
zhù mù zhī chēng zhōng wèi wěn, jīn pí shōu shí jiǔ yóu shū.
柱木支撑终未稳,筋皮收拾久犹疏。
bā jiāo zhāng wáng yào xū xiǔ, yún qì fú yóu bì jìng xū.
芭蕉张王要须朽,云气浮游毕竟虚。
lài yǒu yī zhōng zhū shàng zài, bìng zhōng diǎn jiǎn yì rú rú.
赖有衣中珠尚在,病中点检亦如如。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老去在家同出家,《楞伽》四卷即生涯。粗诗怪我心犹壮,细字怜君眼未花。霜落初惊衾簟冷,酒酣犹喜笑言哗。归心知有三秋恨,莫学匆匆下坂车。门前溪水似渔家,流...
晓起钟犹凝,朝回露欲干。逡巡下清跸,委曲问平安。压蔗出寒浆,敲冰簇画堂。人间正礻半暑,天上绝清凉。九夏清斋奉至尊,消除疠疫去无痕。太医争献天师艾,瑞雾...
曲如山下藤,脆若溪上苇。春风一张王,秋霜死则已。胡为南涧中,辛勤种柏子。上枝挠云霓,下根绞石齿。伐之为梁栋,岁月良晚矣。白首阅时人,君看柱下史。
故园今何有,犹有百竿竹。春雷起新萌,不放牛羊触。虽无朱栏拥,不见红尘辱。清风时一过,交戛响鸣玉。渊明避纷乱,归嗅东篱菊。嗟我独何为,弃此北窗绿。
盛衰日相寻,循环何曾歇。攀条揽柔荑,回首惊脱叶。绿槐阴最厚,零落今存荚。千林一枯槁,平地三尺雪。草木何足道,盈虚视新月。微阳起泉下,生意未应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