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史文通奉议二首

赠史文通奉议二首朗读

墙北史居士,挂冠心转闲。
顶开人共怪,神去夜深还。
白雪微侵鬓,丹砂久驻颜。
从君欲问道,何日径开关。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赠史文通奉议二首译文及注释

《赠史文通奉议二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墙北史居士,挂冠心转闲。
顶开人共怪,神去夜深还。
白雪微侵鬓,丹砂久驻颜。
从君欲问道,何日径开关。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辙写给史文通的赠诗,史文通是住在墙北的隐居者。诗人苏辙在诗中表达了对史文通的赞赏和思念之情。史文通挂起了他的官帽,心中的烦忧转而变得宁静。然而,他的离世使人们感到惋惜,深夜时分,他的精神仿佛又回到了这里。

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史文通的境况和诗人的情感。史文通是一个隐居的士人,他摒弃了尘世的名利,过着宁静的生活。他挂起了自己的官帽,意味着他已经舍弃了功名利禄的追求,内心转而寻求自我的宁静和悠闲。这种境界令人钦佩,也引起了他周围人的惊讶和称赞。

然而,史文通的离去给人们带来了遗憾和思念之情。诗中描述了在深夜时分,他的精神仿佛又回到了这里。这种描写加深了对史文通的怀念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思念和敬意。

诗词的后半部分描写了史文通的容颜。白雪微微侵入他的鬓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而丹砂则是他面上的红晕,象征着他的健康和长寿。这种描写展现了史文通的风采和品质,也表达了诗人对他的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苏辙对史文通的期望。诗人希望史文通能够追求道德修养和境界的提高,开启通往智慧和真理的道路。诗中的“径开关”可以理解为通向道路的门径,诗人期待着能够与史文通共同探索人生的意义和真理。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史文通的隐居生活和诗人对他的思念和赞美。通过对史文通的描写,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界和智慧追求的思考和期待。

赠史文通奉议二首读音参考

zèng shǐ wén tōng fèng yì èr shǒu
赠史文通奉议二首

qiáng běi shǐ jū shì, guà guān xīn zhuǎn xián.
墙北史居士,挂冠心转闲。
dǐng kāi rén gòng guài, shén qù yè shēn hái.
顶开人共怪,神去夜深还。
bái xuě wēi qīn bìn, dān shā jiǔ zhù yán.
白雪微侵鬓,丹砂久驻颜。
cóng jūn yù wèn dào, hé rì jìng kāi guān.
从君欲问道,何日径开关。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诗文推荐

新秋风月正凉天,空馆相看学坐禅。满榻诗书愁病眼,隔墙砧杵思高眠。霜飞一叶凋琼玉,风绕双松奏管弦。闻道熊罴归梦数,侵天闱棘漫森然。

老去在家同出家,《楞伽》四卷即生涯。粗诗怪我心犹壮,细字怜君眼未花。霜落初惊衾簟冷,酒酣犹喜笑言哗。归心知有三秋恨,莫学匆匆下坂车。门前溪水似渔家,流...

南国号多士,几人洙泗风。英材自入彀,坏阵不劳攻。文缛山藏豹,飞高弋慕鸿。蚩妍归品藻,得失付虚空。考行先推本,登贤旋奏公。期君缓归辔,一醉鹿鸣中。

晓起钟犹凝,朝回露欲干。逡巡下清跸,委曲问平安。压蔗出寒浆,敲冰簇画堂。人间正礻半暑,天上绝清凉。九夏清斋奉至尊,消除疠疫去无痕。太医争献天师艾,瑞雾...

曲如山下藤,脆若溪上苇。春风一张王,秋霜死则已。胡为南涧中,辛勤种柏子。上枝挠云霓,下根绞石齿。伐之为梁栋,岁月良晚矣。白首阅时人,君看柱下史。

故园今何有,犹有百竿竹。春雷起新萌,不放牛羊触。虽无朱栏拥,不见红尘辱。清风时一过,交戛响鸣玉。渊明避纷乱,归嗅东篱菊。嗟我独何为,弃此北窗绿。

盛衰日相寻,循环何曾歇。攀条揽柔荑,回首惊脱叶。绿槐阴最厚,零落今存荚。千林一枯槁,平地三尺雪。草木何足道,盈虚视新月。微阳起泉下,生意未应绝。

秋风一何厉,吹尽山中绿。可怜凌云条,化为樵夫束。凛然造物意,岂复私一木。置身有得地,不问直与曲。青松未必贵,枯榆还自足。纷然落叶下,萧条愧华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