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读西汉》
朝代:宋代
作者:王令
汉得孤秦万弊时,
当年丞相要无为。
洛阳年少空流涕,
谁谓书生果有知。
中文译文:
在汉朝夺取孤独的秦国时,
当年的丞相主张无为而治。
洛阳的年轻人空洒泪水,
有谁能说书生果然有智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西汉时期的情感和思考。西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但在这个时期,秦朝留下的问题和弊端仍然存在。作者通过描述当时的丞相主张无为而治,表达了对西汉政权在处理问题上的犹豫和无力感。丞相的无为政策使得洛阳的年轻人感到失望和无奈,他们的眼泪流下来。这表明作者对于当时的政治局势和社会现象感到担忧。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书生的思考。书生作为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一直被认为是有智慧和见识的代表。然而,作者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书生果真有知识和智慧吗?这是对当时书生知识水平和社会责任的质疑。作者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对于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作用和责任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西汉时期的政治和社会状况的关注和思考。通过对政治家和知识分子的描绘,作者展示了对于时代变迁和社会问题的思索与反思。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具有普遍性的思想价值,引发人们对于社会和人类命运的思考。
dú xī hàn
读西汉
hàn dé gū qín wàn bì shí, dāng nián chéng xiàng yào wú wéi.
汉得孤秦万弊时,当年丞相要无为。
luò yáng nián shào kōng liú tì, shuí wèi shū shēng guǒ yǒu zhī.
洛阳年少空流涕,谁谓书生果有知。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天风变春和,昼日差夏永。门阑闭无事,燕雀去益静。纷翻诗书帙,弃散懒收整。时来就枕卧,复可取窥省。心恬逐物闲,亦阔与世屏。鲜鲜南山暖,秀色在修岭。苟嫌安...
扰扰利学者,久不可与谋。读书乃何为,老不知轲丘。弗恤义所在,务期高爵收。尝闻失则嗟,不闻得之羞。知谁洪其源,使世乘其流。於今已汗漫,更久将遡游。尝闻古...
始闻定作阅古堂,又闻定有阅古诗。扬之远定五千里,思得两翅擘以飞。偶闻人来说堂事,初敞两壁无尘疵。闲时公来命绘匠,亲以玉指交画挥。教令某载若某状,匠拜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