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意一徐枢二首

挽意一徐枢二首朗读

苦言玉座常追忆,坚卧蒲轮未易招。
昔喜凤来韶石奏,今愁鳌去海山摇。
覆瓯望绝民无福,亡鉴悲深帝辍朝。
欲向蟆陵沥卮酒,荒烟衰草路迢迢。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挽意一徐枢二首译文及注释

《挽意一徐枢二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苦言玉座常追忆,
坚卧蒲轮未易招。
昔喜凤来韶石奏,
今愁鳌去海山摇。
覆瓯望绝民无福,
亡鉴悲深帝辍朝。
欲向蟆陵沥卮酒,
荒烟衰草路迢迢。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衰败的悲伤之情。诗中以玉座、蒲轮、凤来、韶石、鳌去、海山、覆瓯、绝民、亡鉴、帝辍朝、蟆陵、沥卮酒、荒烟、衰草等意象,通过对比古今兴衰,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盛的向往和对统治者无能的批评。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比的手法,通过古今兴衰的对照,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衰败的悲伤之情。首两句"苦言玉座常追忆,坚卧蒲轮未易招"表达了作者对王朝昔日繁荣与现在颓败的对比。"苦言玉座"暗指当时统治者的无能和腐败,而"坚卧蒲轮未易招"则意味着良臣难以得到重用。接下来的两句"昔喜凤来韶石奏,今愁鳌去海山摇"则揭示了国家兴盛与衰败的变迁。"凤来韶石奏"象征着昔日国家繁荣昌盛的景象,而"鳌去海山摇"则表达了国家衰败的现状。接着,诗中表达了对人民的关切:"覆瓯望绝民无福,亡鉴悲深帝辍朝",作者通过"覆瓯"(碎掉的瓯)的意象,表达了对人民困苦无助的关注,对统治者的失职和玩忽职守的批评。最后两句"欲向蟆陵沥卮酒,荒烟衰草路迢迢"则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衰败的无奈和自己的遭遇的感慨。"蟆陵"是指陶渊明,"沥卮酒"是指陶渊明的诗作《饮酒》中的"沥酒",作者表达了自己想追随陶渊明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局的失望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比的手法,深情地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和对统治者无能的批评,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人民困苦和自身遭遇的关切。

挽意一徐枢二首读音参考

wǎn yì yī xú shū èr shǒu
挽意一徐枢二首

kǔ yán yù zuò cháng zhuī yì, jiān wò pú lún wèi yì zhāo.
苦言玉座常追忆,坚卧蒲轮未易招。
xī xǐ fèng lái sháo shí zòu, jīn chóu áo qù hǎi shān yáo.
昔喜凤来韶石奏,今愁鳌去海山摇。
fù ōu wàng jué mín wú fú, wáng jiàn bēi shēn dì chuò cháo.
覆瓯望绝民无福,亡鉴悲深帝辍朝。
yù xiàng má líng lì zhī jiǔ, huāng yān shuāi cǎo lù tiáo tiáo.
欲向蟆陵沥卮酒,荒烟衰草路迢迢。

刘克庄诗文推荐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元无粉黛。身游银阙珠宫。俯看积气濛濛。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少年自负凌云...

父隐于渔者,怜渠后骑追。得船从此逝,赠剑漠然辞。一叶吾贫甚,千金子宝之。仅存钓竿在,焉用太阿为。齐客弹何鄙,徐君挂尚疑。不如苇间叟,千古励清规。

战地春来血尚流,残烽缺堠满淮头。明时颇牧居深禁,若见关山也自愁。

杞辱中丞世,歆臣二姓廷。如何出腹子,反不以螟蛉。

叔夜真龙凤矣,嗣宗犹螟蠃然。一以广陵散死,一以劝进表全。

何处有禾三百廛,芋区止在舍西边。室如蒙叟生虚白,诗赛唐人选极玄。耐久不如常友石,固穷未肯便兄钱。春晴尤惬看花者,却怕山田欠水泉。

行营面面设刁斗,帐门深深万人守。将军贵重不据鞍,夜夜发兵防隘口。自言虏畏不敢犯,射麋捕鹿来行酒。更阑酒醒山月落,彩缣百段支女乐。谁知营中血战人,无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