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庸斋

赠庸斋朗读

挟策端平偶见遗,不旋踵已遇嘉熙。
虽闻栖楚叩墀语,不见阳城伏合时。
下殿君能和富范,上房吾愿让夷夔。
或疑廉蔺曾相避,知两翁心更有谁。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赠庸斋译文及注释

《赠庸斋》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挟策端平偶见遗,
不旋踵已遇嘉熙。
虽闻栖楚叩墀语,
不见阳城伏合时。

下殿君能和富范,
上房吾愿让夷夔。
或疑廉蔺曾相避,
知两翁心更有谁。

中文译文:
手捧文书端平之时,偶然看到了先人留下的遗作,
还未来得及转身,便已迎来了美好的盛世。
虽然听说您常居于楚地,曾在朝堂上发表言论,
但未曾见过您在阳城与伏羲相遇。

在下殿之际,君主能与贤臣共谋富国策略,
在上房之中,我愿意退让给有才德的人。
或许有人会怀疑廉颇和蔺相如是否曾避让过,
但只有两位老者自己才知道彼此的心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刘克庄赠送给庸斋的,庸斋是一个具有文学才华的友人或官员。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庸斋的赞赏和敬意。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作者与庸斋相遇的场景。作者说自己偶然看到了庸斋的作品,而在他还未来得及离开的时候,却意外地遇见了一个充满希望和美好的时代。这种安排似乎是命中注定的,因为作者用"不旋踵已遇"表达了他们相遇的匆忙和突然性。

接下来的两句中,作者提到了庸斋在楚地的活动和在朝堂上的言论。楚地是指庸斋所居住的地方,而朝堂则指的是官场。尽管作者曾听说庸斋在朝堂上有过辩论或发表言论的经历,但却未曾亲眼见到他与伏羲在阳城相遇。这里的阳城和伏羲都是象征着古代的圣贤和传说中的智者。

接下来的两句中,作者表达了对庸斋的敬佩和推崇。他说君主能够与贤臣共同商讨国家的发展战略,而在私人领域,作者又愿意退让给有才德的人。这里的下殿和上房分别指的是官场和私人生活,作者愿意在这两个领域都尊重庸斋的才华和智慧。

最后两句中,作者提到了廉颇和蔺相如,这是两位古代有才华的人物。作者说有人也许会怀疑他们是否曾经相遇或避让过,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彼此的心意。这里作者的意思是,不管外界对他们的评价如何,只有他们自己清楚彼此之间的真实关系。

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庸斋的敬佩和赞美,以及对贤臣和才德的推崇。作者通过描绘相遇的场景和对庸斋的赞美,表达了对友谊、才华和智慧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词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风采和礼仪之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理想化友情和政治理想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庸斋的敬重和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情感和思想境界。

赠庸斋读音参考

zèng yōng zhāi
赠庸斋

xié cè duān píng ǒu jiàn yí, bù xuán zhǒng yǐ yù jiā xī.
挟策端平偶见遗,不旋踵已遇嘉熙。
suī wén qī chǔ kòu chí yǔ, bú jiàn yáng chéng fú hé shí.
虽闻栖楚叩墀语,不见阳城伏合时。
xià diàn jūn néng hé fù fàn, shàng fáng wú yuàn ràng yí kuí.
下殿君能和富范,上房吾愿让夷夔。
huò yí lián lìn céng xiāng bì, zhī liǎng wēng xīn gèng yǒu shuí.
或疑廉蔺曾相避,知两翁心更有谁。

刘克庄诗文推荐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元无粉黛。身游银阙珠宫。俯看积气濛濛。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少年自负凌云...

父隐于渔者,怜渠后骑追。得船从此逝,赠剑漠然辞。一叶吾贫甚,千金子宝之。仅存钓竿在,焉用太阿为。齐客弹何鄙,徐君挂尚疑。不如苇间叟,千古励清规。

战地春来血尚流,残烽缺堠满淮头。明时颇牧居深禁,若见关山也自愁。

杞辱中丞世,歆臣二姓廷。如何出腹子,反不以螟蛉。

叔夜真龙凤矣,嗣宗犹螟蠃然。一以广陵散死,一以劝进表全。

何处有禾三百廛,芋区止在舍西边。室如蒙叟生虚白,诗赛唐人选极玄。耐久不如常友石,固穷未肯便兄钱。春晴尤惬看花者,却怕山田欠水泉。

行营面面设刁斗,帐门深深万人守。将军贵重不据鞍,夜夜发兵防隘口。自言虏畏不敢犯,射麋捕鹿来行酒。更阑酒醒山月落,彩缣百段支女乐。谁知营中血战人,无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