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永叔琅琊山六咏其一归云洞

和永叔琅琊山六咏其一归云洞朗读

洞深岂不有神物,朝朝但见云飞还。
云收雨歇草树湿,涧下流水空潺潺。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神物朝朝流水潺潺
相关诗文:

和永叔琅琊山六咏其一归云洞译文及注释

《和永叔琅琊山六咏其一归云洞》是宋代文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洞深岂不有神物,
朝朝但见云飞还。
云收雨歇草树湿,
涧下流水空潺潺。

诗意:
这个洞穴是如此深邃,难道里面没有神奇的物事吗?
每天早晨都能看到云彩飞舞着回来。
云收敛了,雨停了,草木湿漉漉的。
涧水从下面流过,发出潺潺的声音,空无一物。

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题,在琅琊山的归云洞中展现了一幅清新、宁静的画面。诗人通过描写洞穴深邃神秘的特点,表达了对洞中可能存在的奇异事物的猜测和向往。诗中的“云飞还”形象地展示了云朵在洞外飘荡的景象,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的变幻和流动。接着,诗人描述了雨过天晴后的景象,草木湿润,清新宜人。最后两句以涧水的潺潺声来结束诗篇,展示出宁静与空灵的氛围。

整首诗以简约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和流动,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身的情感和思考。这首诗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宁静与清新的审美追求,也是梅尧臣典型的写景作品之一。

和永叔琅琊山六咏其一归云洞读音参考

hé yǒng shū láng yá shān liù yǒng qí yī guī yún dòng
和永叔琅琊山六咏其一归云洞

dòng shēn qǐ bù yǒu shén wù, zhāo zhāo dàn jiàn yún fēi hái.
洞深岂不有神物,朝朝但见云飞还。
yún shōu yǔ xiē cǎo shù shī, jiàn xià liú shuǐ kōng chán chán.
云收雨歇草树湿,涧下流水空潺潺。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诗文推荐

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郡吏来何暴,官家不敢抗。督遣勿稽留,龙钟去携杖。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果然寒...

忆昨偶相亲,相亲如旧友。虽言我巷殊,正住君家后。壁里射灯光,篱根分井口。来邀食有鱼,屡过贫无酒。明日定徂征,聊兹酌升斗。宵长莫惜醉,路远空回首。

翁来,翁来,翁乘马。何以言醉,在泉林之下。日暮烟愁谷暝,蹄耸足音响原野。月从东方出照人,揽晖曾不盈把。酒将醒,未醒又挹玉斝向身泻,翁乎醉也。山花炯兮,...

天历重更端,哲人兹命世。尝闻月旦评,况是高阳裔。椒花作寿杯,爆火通炉桂。穹龟及苍鹤,尚以千年系。曰惟五行秀,复与明时契。他日求老成,不须从渭汭。

处外诸侯重,居朝圣主知。妖逢庚子日,梦异武丁时。归椁关山远,凝笳道路悲。欲传千古迹,佐世本无为。

位不登三事,才宜列四科。清名时自得,华冕世空多。望气悲埋剑,临风叹逝波。吴阡蒿作里,楚挽薤成歌。会葬千人至,来观数郡过。无由亲执绋,东首泪滂沱。

九十日春无几日,不堪风雨竞吹花。舞英逐水向何处,泛泛斜溪伴晚霞。

衣冠今盛族,兰玉旧家声。博古无遗悮,遭时有重名。魂舆临水发,灵马向郊鸣。归葬商丘外,森森柏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