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坑》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碧色的铜镰未曾浮现,
青山被凿开永不停休。
青山被凿开永不停休,
坐在那里令鬼神感到愁。
诗意:
这首诗词以铜坑和凿山为主题,表达了人们艰苦劳动的奋斗精神和自然界的不可战胜性。诗人借铜坑和青山的形象,揭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对抗与融合,表达了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与顽强。
赏析:
1. 意象独特:诗中的铜坑和青山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抗。铜坑象征人类的劳动,而青山则代表着自然界的力量。通过这两个形象的对比,诗人描绘了人类努力与自然力量之间的对抗与较量。
2. 劳动与奋斗:诗中提到的碧色的铜镰和被凿开的青山,暗示了人们辛勤劳动的过程。铜坑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劳动才能得到铜镰,而青山则需要被不断凿开才能变得更加壮丽。这种意象表达了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3. 自然的不可战胜性:诗中表达了青山被凿开永不停休的意象,暗示了自然界的强大和不可战胜性。无论人类如何努力,青山依然屹立不倒,人们面对自然的力量感到无助和愁苦。这种对自然的崇敬和敬畏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思维方式。
《铜坑》这首诗词通过独特的意象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绘,展现了劳动与奋斗的精神以及自然界的不可战胜性。它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奋斗精神的赞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tóng kēng
铜坑
bì lián bù chū tǔ, qīng shān záo bù xiū.
碧镰不出土,青山凿不休。
qīng shān záo bù xiū, zuò lìng guǐ shén chóu.
青山凿不休,坐令鬼神愁。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