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与钦叔饮二首》是元代作家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邂逅一尊文字饮,
春风为洗愁颜。
花枝入鬓笑诗班。
登临千古意,
天澹夕阳间。
南去北来行老矣,
人生茅屋三间。
何人得似谢东山。
紫箫明月底,
高竹倚风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与钦叔在临江仙相聚共饮的情景。诗人感叹文字的力量,它们如美酒一般,能够洗涤内心的忧愁。春风吹拂着诗人的脸庞,使他的忧愁得到了宣泄。花枝插在诗人的发髻上,他因为诗歌而欢笑。登上高处,诗人感受到了千古的意境,感叹天空的宁静和夕阳的美丽。诗人回顾自己的人生,他曾南去北来,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如今只有三间茅屋。他向往谢东山那样的人,谢东山是唐代的文学家,以清高著称。紫箫吹奏,明月高悬,高竹依风摇曳,这些景象使诗人感到宁静和安逸。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与钦叔共饮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文字的赞美和对诗歌的热爱。诗人通过文字的力量洗涤内心的忧愁,感叹自然的美丽和岁月的变迁。他回顾自己的人生,对谢东山那样的清高人物表示向往。整首诗词以宁静、美丽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邂逅一尊文字饮,春风为洗愁颜。花枝入鬓笑诗班。登临千古意,天澹夕阳间。南去北来行老矣,人生茅屋三间。何人得似谢东山。紫箫明月底,高竹倚风鬟。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