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呈景仁》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禄多龚舍,
君年少孔戣。
道心闲始见,
世路老方知。
山水不相厌,
风光难豫期。
嬉游不可缓,
花卉即离披。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山水风光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作者自称禄位高,住宅宽敞,而君主却年轻而无所作为。作者认为只有在心境宁静的时候,才能真正领悟到道的真谛;只有经历了世事的沧桑,才能明白人生的真相。作者对山水的美景没有厌倦之感,但风光的美好往往难以预料。他呼吁人们不要拖延嬉游的时光,因为花卉绽放的美丽也是短暂的。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通过对禄位和年轻君主的对比,作者暗示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世事的无常。他通过对山水和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最后,作者以嬉游和花卉的形象,呼唤人们珍惜时间,不要拖延追求快乐的机会。
这首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的追求。它既有哲理性的思考,又有对自然美的赞美,给人以启迪和感悟。
我禄多龚舍,君年少孔戣。道心闲始见,世路老方知。山水不相厌,风光难豫期。嬉游不可缓,花卉即离披。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