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宋四行简迪》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离群如几辰,
屈指十青春。
不意轮蹄迹,
共兹京洛尘。
文场投漆契,
客路转蓬身。
别易相逢阔,
过从莫厌频。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司马光对离群之感的思考和感慨。他感叹自己离开了原本的群体,度过了十年的青春时光。他没有预料到自己会踏上这样的旅程,与他人一同在京洛(指京城和洛阳)的尘埃中奔波。他在文场上投下了自己的才华和心血,成为了一名文人,但同时也成为了一个四处流浪的客人。他与人的分别常常是暂时的,相逢的机会却很少,因此他呼吁别人不要嫌弃他频繁地造访。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和经历。通过使用几个意象,如离群、十年青春、轮蹄迹、京洛尘等,作者展示了自己离开原本的环境,踏上了一段新的旅程。他在文场上投下了自己的才华,但同时也成为了一个流浪的客人,经历了别离和相逢的频繁变化。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离群之感的思考和对人际关系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和心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意象,传达了作者的离群之感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它展示了作者在文人生活和流浪客人之间的矛盾与困惑,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和心态。
离群如几辰,屈指十青春。不意轮蹄迹,共兹京洛尘。文场投漆契,客路转蓬身。别易相逢阔,过从莫厌频。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