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送朗州张员外译文及注释

重送朗州张员外朗读

《重送朗州张员外》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与朗州张员外的离别情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中写到,朗州张员外准备乘坐朱轮离开,正值春风和煦,诗人便在这美好的天气下停下来,静静地聆听着蓬勃的春风的吹拂声。然后将目光投向青云之上,希望借助高处的视角,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远方的蓬帆。接下来,诗人回忆起与张员外早年的相识与相识,两人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仿佛在眼前一一浮现。如今,张员外已经是当地的重要官员,受人尊崇。离别之时,他骑着双旌而来,象征着官员身份的威严。罗隐明白,虽然张员外离开,但是他的善良和忠诚之心永远存在。然而,诗人扼腕叹息,恨自己此刻无能为力,无法再去追随员外的身影。诗人寄托了自己的心愿,希望能够回报张员外的恩德,但他也明白,酬报恩德的机会已经渺茫。最后,诗人感到劳累和失望,惆怅地注视着远方的凤城东去。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罗隐对友谊的珍视和离别的伤感。诗人通过描绘离别场景,展示了自己对张员外的深情厚意和对友谊的追忆。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自己无法再追随友人脚步的懊悔和痛心。整首诗意典雅,情感真挚,表达了友谊的重要性和离别的痛苦。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