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二章呈诸邻》是宋代司马光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初夏时节,树荫稀薄,清爽宜人。嫩笋已经长出八九尺高,荷花也开放了三四枝。新制的衣服用蝉翼裁剪,旧扇子上的蛛丝被拂去。莎草小径上的热气还不是很浓烈,早晚往来的人们感到宜人。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象,以及人们在这个季节里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描写树荫稀薄、嫩笋长高、荷花开放等景物,表达了初夏的清爽和生机勃勃的氛围。同时,诗人还提到了新制的衣服和旧扇子,暗示了时光的更迭和人们对新旧事物的感慨。最后,诗人描述了莎草小径上的温度适宜,早晚往来的人们感到舒适宜人,展现了初夏时节的宜人之处。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初夏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初夏的清新和生机。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嫩笋的高度和荷花的枝数进行对比,突出了初夏季节的生长和繁荣。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新旧事物的描写,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们对变化的感叹。最后,诗人以莎草小径的舒适宜人来结束全诗,给人一种宁静和惬意的感觉。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初夏的美好和宜人之处。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新旧事物的描写,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们对变化的感慨。整首诗词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让人感受到初夏季节的美好氛围。
首夏木阴薄,清和自一时。笋抽八九尺,荷生三四枝。新服裁蝉翼,旧扇拂蛛丝。莎径热未剧,晨昏来往宜。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