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译文:
寄给虔州的薛大夫
祝融山下离别,三年来我心力憔悴。地转移居南康,官职高升,甚至担任副相。可惜我的飞鸟终究不能达到日头那样高远。我的神马在马槽里安静地熟睡。我终于得到了窥视自己成就的机会,坐在幽静的窗前,写书用的兔毫笔沾染了油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写给薛大夫的一封信,表达了自己对薛大夫的思念和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诗人首先描写了自己离别祝融山下已经三年,这期间经历了许多辛劳和磨难。接着,他叙述了自己的地位转变,从原来的低微到如今官居亚相的高位。然而,他仍然感到遗憾,因为他的成就还远远不能与照日的鸟儿相比。他的神马只能安静地躺在马槽里休息。最后,诗人得到了一个机会,窥见自己的成果,坐在幽窗前,用兔毫笔写字,表达自己对薛大夫的思念和对自己的功绩的自豪。
整首诗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心意和自己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描写离别、成就和心境的变化,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生活和工作的深刻感悟。诗
祝融峰下别,三载梦魂劳。地转南康重,官兼亚相高。海鹏终负日,神马背眠槽。会得窥成绩,幽窗染兔毫。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