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道德里译文及注释

西京道德里朗读

《西京道德里》,朝代:唐代,作者:罗隐。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秦树团团夕结阴,
在这西京的道德里,夕阳将秦树投下浓重的阴影,

此中庄舄动悲吟。
此地传出忧伤的哀鸣声。

一枝丹桂未入手,
一枝丹桂还没有被人摘取,

万里苍波长负心。
千里之外的苍茫波涛长久地忍受着失意。

老去渐知时态薄,
年老时渐渐悟到时间的虚妄,

愁来唯愿酒杯深。
在愁苦中,唯一的愿望便是饮酒畅饮。

七雄三杰今何在,
曾经的七雄、三杰如今在何方,

休为闲人泪满襟。
不要为普通人的悲伤而流泪。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西京的道德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世变迁的思考和感慨。夕阳的阴影似乎预示着无法逃离的命运和苦痛,庄舄动悲吟显示出诗人内心的伤感和忧虑。诗中的秦树和丹桂象征着美好和成功,然而它们对诗人来说都是无法得到的。万里苍波长负心的描写,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哀愁和迷茫。随着年老的到来,诗人渐渐明白了时间的薄弱和虚无,唯一能做的只是饮酒以忘记忧愁。七雄三杰曾经矗立在时代的巅峰,然而现在已经不知所踪,诗人对于这样的变故感到心满意愿地流露出泪水。整首诗意境凄凉,展示了诗人对于人事变迁的无奈和痛苦,也包含着对于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西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