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姚侍御充渭北掌书记》是唐代李频创作的一首诗歌,诗意表达了作者对姚侍御在北境边防的任命的告别和祝福。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北境烽烟急,南山战伐频。
北方边境上的烽火燃烧着,南方山岳上的战争频繁。
抚绥初易帅,参画尽须人。
初次担任镇守北方边境,需要的是稳住局势,鼓励人民参与治理。
书记才偏称,朝廷意更亲。
姚侍御的才干出众,尤其被看重。朝廷也更加亲近他。
绣衣行李日,绮陌别离尘。
穿着华丽的衣袍,行李打包整理,日子一天天过去,与亲人、朋友的离别的尘埃逐渐褪去。
报国将临虏,之藩不离秦。
忠诚的将领即将面临对敌人的报国战斗,坚守在边境的土地上。
豸冠严在首,雄笔健随身。
手执权杖作为军队的统帅,充满严肃的气质,笔墨之间充满力量。
饮马河声暮,休兵塞色春。
骑马独自在马背上飘飘然,河水缓缓流淌,夜晚已至。边塞的景色宛如春天一样美丽。
败亡仍暴骨,冤哭可伤神。
即使战败,也要勇敢地面对,尸骨暴露在外,壮烈牺牲的冤魂可以让人心碎。
上策何当用,边情此是真。
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这是一个问题,但是边境上的情况是真实存在的。
雕阴曾久客,拜送欲沾巾。
在边境生活了很久,感慨万分,怀着崇敬之心目送离去。
北境烽烟急,南山战伐频。抚绥初易帅,参画尽须人。书记才偏称,朝廷意更亲。绣衣行李日,绮陌别离尘。报国将临虏,之藩不离秦。豸冠严在首,雄笔健随身。饮马河声暮,休兵塞色春。败亡仍暴骨,冤哭可伤神。上策何当用,边情此是真。雕阴曾久客,拜送欲沾巾。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