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夜宴》是唐代白居易的一首诗词。在这首诗中,白居易以夜间登城观望为背景,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惋惜之情,以及在烛光下与伴侣共度美好时光的愉悦之情。
诗中描述了留春不住的景象,暗喻光阴易逝,时间不可逆转。白居易感叹时光的短暂,希望能够珍惜夜晚与伴侣共度的时光。他们在城上游览,河两岸的风景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美丽。笙歌声和歌曲在郡西楼上回荡,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白居易在诗中提到越客吟诗,表达了对他们的羡慕之情,暗示自己对诗歌创作的追求和向往。他也提到被吴娃劝饮酒,意味着在愉悦的氛围中,愿意放下忧愁,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
最后,白居易表达了一个哲理观点,他认为人生只是一场梦境,无论是欢笑还是忧愁,都只是梦中的事物。这句话既反映了他对人生的超脱思考,又传达了一种豁达乐观的态度。
这首诗词以夜晚登城观望为背景,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对夜晚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人生乐观豁达的态度。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诗词传递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留春不住登城望,惜夜相将秉烛游。风月万家河两岸,笙歌一曲郡西楼。诗听越客吟何苦,酒被吴娃劝不休。从道人生都是梦,梦中欢笑亦胜愁。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