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梯桥译文及注释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梯桥朗读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梯桥》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乍似上青冥,初疑蹑菡萏。
自无飞仙骨,欲度何由敢。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座梯桥的景象,并表达了作者对于渡过桥的犹豫和恐惧之情。诗人用意象化的语言描绘了梯桥的形态,暗喻着人生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诗中探讨了人们在面对未知和困境时的心理状态,表现出对于冒险和尝试的犹豫和担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在面对未知和困境时的犹豫和恐惧。首句"乍似上青冥,初疑蹑菡萏"描绘了梯桥通向高处的景象,给人以广阔和无限的感觉。"青冥"指天空,"菡萏"是指水面上的睡莲,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使读者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梯桥通向天空,令人感到陌生和神秘。

接下来的两句"自无飞仙骨,欲度何由敢"表达了诗人在面对梯桥时的犹豫和担心。"飞仙骨"指的是超凡脱俗的仙人,表示诗人自己并非超凡脱俗的存在,没有勇气去跨越梯桥。诗人在此暗示了人们在面临未知和困境时的犹豫不决和畏惧心理。

整首诗通过对梯桥景象的描写,寓意了人生中充满了各种困难和挑战,而人们在面对这些困难时常常会感到犹豫和恐惧。诗人以简练而意味深长的语言,表达了对人性的思考和探索。这首诗通过对梯桥的隐喻,唤起了读者对于人生选择和决策的思考,引发了对于勇气和恐惧的思考。

总之,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意象化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在面对未知和困境时的犹豫和恐惧之情,从而引发了对于人性和勇气的思考。

下载这首诗
(0)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