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看搊筝》是王諲创作的一首唐代诗词,描写了夜晚一个人坐在灯光下弹奏筝琴的场景。这首诗词中诗人表达了他对于音乐的热爱,以及对于流传不广的新声曲的期待。
译文:
坐夜弹筝琴,灯光之下。
纤指抚弦弹,挂起了罗帷。
红弦发出不同的声音,玉柱反射出连续的影子。
不知道从何处学习到这种新的音乐,
曲曲都弹奏出来,却没有听说过这曲调的名字。
应该是在石家金谷之中,
传播尚未达到洛阳城。
诗词表达了作者在夜晚孤独的情境中通过音乐来抚慰心灵的情感。他凭借着自己的琴技,弹奏出了不同的声音,并且这些声音在灯光的映照下,使得玉柱反射出了连续不断的影子。通过这种方式,诗人将自己与音乐融为一体,达到了身心合一的境界。
诗词中也透露着诗人对于新声曲的渴望。他不知道这首曲子是从何处学来的,弹奏后也没有听说过它的名字。作者将这首曲子与石家金谷相联系,暗示了这首曲子可能起源于一个偏僻的地方,尚未流传广泛。他期待这种新声曲能够在洛阳城中传播开来,让更多的人听到这美妙的音乐。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以诗人夜晚弹奏筝琴的情景为背景,描绘了他孤独的情感和对音乐的热爱。通过琴音的抚慰,诗人达到了身心合一的境界。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新声曲的期待和希望它能够流传更广的愿望。
调筝夜坐灯光里,却挂罗帷露纤指。朱弦一一声不同,玉柱连连影相似。不知何处学新声,曲曲弹来未睹名。应是石家金谷里,流传未满洛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