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杜鹃》是中国宋代诗人王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白杜鹃,雪玉层层映翠微,
这首诗以白杜鹃花为题材,描绘了它娇美的形态。诗人形容白杜鹃花如雪一般洁白,层层叠叠的花瓣映衬着淡翠色的枝叶。通过这样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花朵的美丽与纯洁。
蜀王心事此花知,
诗中提到了一个蜀王的心事,而白杜鹃似乎了解他的内心世界。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花的人性化描写,暗示着花儿对人类的感知能力。将花与人的心灵联系在一起,增添了诗词的情感色彩。
染红不到枝头上,
接下来的句子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白杜鹃花并没有染红整个花枝,只是散发着片片红色,没有达到完全的鲜艳。这种不完美的状态,可以理解为蜀王心事的不圆满,也暗示了一种无奈和无力。
想是啼鹃血尽时。
最后一句描述了啼鹃的情景。啼鹃在诗中象征着伤感和离别,它的血液也象征着生命的消逝。诗人通过这个意象,将啼鹃与花儿联系在一起,暗示了蜀王的心事可能与离别和悲伤有关。
《白杜鹃》这首诗词通过对白杜鹃花的描写和象征性的意象,表达了蜀王心事的复杂情感。诗人通过花儿与人的对比和联系,展示了人类情感与自然之间的共通性。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意境深远的意象,展示了王镃独特的诗歌表达风格。
雪玉层层映翠微,蜀王心事此花知。染红不到枝头上,想是啼鹃血尽时。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