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出沐》是宋代诗人宋庠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景色和自己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诗中描述了清晨的景色,树木的阴影笼罩着旅馆,春意盎然。诗人自称"卿舆",表示身份高贵,但他并不去拜访那些著书立说的学者,而是选择在这个美丽的清明之日漫步。他注意到长长的楸树下有一块金子般的人工石,而曲突无烟的桂树却没有燃烧的火焰。这种对比,表达了人生中价值和意义的多样性。
诗人提到自己本应该在北方山区的阜山上解兰花,但他却身在南方邻近的地方。这句话暗含了对自己选择和境遇的反思。他认为自己应该更多地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升华,而不是追求名利和功成名就。
最后两句描述了诗人在这个美好的清明节出门漫步时感到的喜悦和兴奋。他抱怨自己糟蹋了这么美好的时光,没有好好珍惜和享受,而是虚度了。"山郎"指的是山中的隐士,他们通常被认为过着简朴、自由和宁静的生活。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山中的隐士一样,过上简单而快乐的生活。
这首诗以清明时节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感受,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它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与自己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整首诗情感平和,意境清新,给人一种宁静和闲适的感觉,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生活和人生的反思。
晓树阴岑客舍春,卿舆不访著书人。长楸有地金成埒,曲突无烟桂徙薪。自欠解兰抛北阜,更堪鸣磬是南邻。饧香酝冷沈欢绪,枉负山郎出沐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