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三日会葬恪士西湖吉庆山》是近代诗人陈三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恪士(可能是一位朋友或同道)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死亡和生命的思考。
诗词通过凄凉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恪士三年来的寻找之苦,直到最后终于前往葬礼现场,抚摸着棺材,仿佛与恪士近在咫尺。然而,短暂的时光里,邪恶的许诺回荡在荒山中,湿冷的雨水映照着漆黑的光芒。
诗词中出现了埋葬和丧葬的意象,描绘了恪士的尸骨被安放在山峦之间,舞动着灵气。这种场景表达了对逝者的尊重和崇敬,以及对死亡的接纳和对生命的思考。
在诗的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无所依托的感叹,感叹自己已经年老,无法再寄托于这个世界,渴望与恪士一同长眠于这片土地中。暗示了作者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的感悟。
整首诗词以写景抒怀的手法,通过描绘离别、死亡和生命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恪士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命的深刻体验。这首诗词以朴素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死哲理的思考,给人一种深沉而凄凉的感觉。
诗词的中文译文:
八月十三日,我前往西湖吉庆山,与恪士会葬。
悬泪三年来,我一直寻觅着你,
直到抚摸着你的棺材,在佛的庇佑下。
转瞬间,邪恶的承诺回荡在荒山中,
漆黑的光芒摇摇晃动在湿冷的雨中。
你的灵魂指引着埋葬的骨骸,
当我临近坟墓,四周的山岳跳舞着。
我老了,再没有可以寄托的世界,
我羡慕你们,与你一同长眠于土地之中。
月夜里,我的魂灵唱起新的诗篇,
草根和虫声苦涩地伴奏着。
还需等待,等待拱柏树啼鸣的时刻。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对逝去恪士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死和生命的思考。通过描绘葬礼场景、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对生命的感悟,诗词营造了一种深沉凄凉的氛围。同时,诗词中也透露出对死亡的接纳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的深刻感悟,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悬泪三年成觅汝,犹及抚棺依佛所。须臾邪许响荒山,漆光摇摇湿寒雨。夙收灵气指埋骨,临穴四拥岩峦舞。我老亦无世可托,偕亡羡此一抔土。月夜魂出唱新诗,草根和以虫声苦。更待拱柏啼翠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