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州慢 送牛农师赴石州学正》是元代许有壬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石州慢 送牛农师赴石州学正
少日襟期,不信儒冠,能把身误。
长歌拂袖南来,眼底云霄平步。
黄金散尽,三年流落京华,区区又上并州路。
官冷坐无毡,任斋盐朝暮。今古。
男儿万里封侯,休叹云萍羁旅。
我亦苍黄,明日携书北去。
居庸关下,萧萧风振驼铃,酒醒梦觉君何处。
画出断肠时,满斜阳烟树。
中文译文:
年少时期,不愿戴儒冠,却误入了错误的道路。
长歌轻拂袖子,从南方来到眼前的云霄平地。
黄金散尽,三年间在都城中流浪,如今再度上路前往并州。
官府冷漠,坐在寒冷中,早晚只有靠斋食盐来度日。这是今古的奇遇。
男子应当有万里封侯的志向,不要叹息于云萍一般的流浪生涯。
我也已苍老,明天将带着书籍北去。
在居庸关下,风声呼啸,驼铃震动,当酒醒时,梦中觉醒时,你将身在何处?
画出心断时的景象,满眼斜阳下的烟树。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年轻人的旅途经历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以第一人称叙述了自己少年时期的迷茫和追求自由的决心。他不愿墨守成规,拒绝了儒家的传统束缚,选择了自由的生活方式。然而,他也意识到自己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可能会迷失方向,误入歧途。
诗中的"长歌拂袖南来,眼底云霄平步"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豪情壮志和对未来的向往。他心怀抱负,渴望在辽阔的天地中自由行走。
诗中还描绘了诗人在京华流浪的苦难经历,他黄金用尽,又一次踏上漫长的旅途。官府的冷漠和生活的艰辛让他深感苍凉。然而,他仍然怀揣男儿封侯的梦想,坚持不放弃,不叹息于流浪的命运。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情和对未来的期许。他将带着书籍北去,面对居庸关的风声驼铃,他思念着自己的挚友,却又不知道他此刻身在何处。在断肠的时刻,满眼的斜阳下,诗人将这一幕幕永远画在心中。
整首诗以豪情壮志和对自由的追求为主题,通过描述诗人的旅途经历和内心感受,展现了年轻人的迷茫与追求,以及对自由和理想的坚守。诗人用简练而富有意象的语言,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让读者感受到了他的内心世界和旅途的艰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少日襟期,不信儒冠,能把身误。长歌拂袖南来,眼底云霄平步。黄金散尽,三年流落京华,区区又上并州路。官冷坐无毡,任斋盐朝暮。今古。男儿万里封侯,休叹云萍羁旅。我亦苍黄,明日携书北去。居庸关下,萧萧风振驼铃,酒醒梦觉君何处。画出断肠时,满斜阳烟树。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