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上刑部郑侍郎》是唐代李洞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述了李洞在蜀地高卧时,思念远方友人的情景,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并以此表达自己的心情。
诗中描写了李洞寄住在白云司的感受,他能够从邻僧那里照见寒竹摇曳的景象,听到宿鸟飞过秋池的声音。这些景物如诗如画,给人以宁静和美的感觉。
下半首诗中,李洞提到了帝王朝廷引咏嘉莲的诗句,以及人们吟诵关于宝剑的诗歌。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美好的景色中,也有一些不完美的事物存在,比如月亮被石渠遮挡,乐曲被画角的声音打断。
在这个安静而寂寞的环境中,李洞观察到一只白鹭鹚从黄金勒处飞出,这象征着友情的牵动。他希望公心不受国家的禁锢,自由地述说自己的心声,希望能够得到两朝君主的推崇。
最后,诗中重点描述了李洞内心的苦闷和寂寞。他感叹自己无法与喜爱的景物一同品味,无法与喜爱的事物一同分享。
整首诗描绘出了李洞对友情与道德的追求,以及他在寂静环境中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诗意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这首诗赏析起来可以深入探讨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寄掩白云司,蜀都高卧时。邻僧照寒竹,宿鸟动秋池。帝诵嘉莲表,人吟宝剑诗。石渠流月断,画角截江吹。闲出黄金勒,前飞白鹭鹚。公心外国说,重望两朝推。静藓斜圭影,孤窗响锡枝。兴幽松雪见,心苦砚冰知。缘杖虫声切,过门马足迟。漏残终卷读,日下大名垂。平碛容雕上,仙山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