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景仁偶书》是宋代文人王珪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曾经对着芳美的酒杯常常感慨,
如今与华发的朝阳相比,有些荒凉。
唐朝的贤能成为历史的佳话,
汉朝的文官多年来吟诵着虚子的诗篇。
红鸾绣衣春天裁剪西掖的诏令,
白麻夜晚上在北门草地书写。
何时才能再次谒见明主,并向他奉上诚心之辞,
玉蕊花边并排在直庐。
诗意:
《呈景仁偶书》这首诗词借景抒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更迭的感慨。诗人在诗中回忆过去,曾经对着芬芳的酒杯感慨万分,但如今与华发的朝阳相比,自己的境遇却有些凄凉荒凉。通过对唐朝和汉朝的赞颂,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上贤能文人的仰慕之情。他描绘了红鸾绣衣和白麻夜草的场景,抒发了自己对宫廷生活的向往之情。最后,诗人希望能有机会再次拜见明主,向他奉上真诚的言辞,表达自己的忠诚和心愿。
赏析:
《呈景仁偶书》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时光变迁和历史人物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描写细腻而富有意境,通过对不同时代的对比,凸显了岁月更迭和人事变迁的无常。诗人以红鸾绣衣和白麻夜草这样的富有细节感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宫廷的氛围,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向往和思念之情。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向往再次拜见明主的愿望,展示了他对忠诚和报效国家的追求。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和命运的思考和思索。
昔对芳樽常感慨,今同华发半萧疏。唐家一代成青史,汉殿多年诵子虚。丹凤春裁西掖诏,白麻夜草北门书。几时却奉承明谒,玉蕊花边并直庐。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