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对月译文及注释

夏夜对月朗读

《夏夜对月》是宋代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以夏夜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充满炙热与静谧的夜晚景象。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大火直南方,
万物委炉炭。
微雪吐凉月,
中夜初一浣。
老人气如缕,
枕簟亦流汗。
披衣绕中庭,
星斗嘒相粲。
鸣蜩思清露,
抱叶一长叹。
栖鹊亦未安,
绕树再三转。
我生仰田食,
候雨占云汉。
枵然未可期,
无食终谁怨。
褰帷竟不寐,
夜气净如练。
爱之不忍触,
惟恐朝来散。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夏夜的特殊氛围和情感体验。以下是对诗意和赏析的分析:

诗词以一个大火直冲南方的景象开篇,暗示夏夜的炙热和热闹。接着,描绘了万物都倾向于火炉和炭火,表达了夜晚的寂静和安宁。

诗人运用微雪和凉爽的月色来形容夜晚的清凉感,展示了夜晚的温润之美。中夜初一浣的描写,则增加了时间的流转感,将读者带入深夜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一个老人呼吸微弱如丝的场景,以及他枕簟上流下的汗水,表现出夜晚的闷热与不适。披衣绕中庭的行动,显示了诗人在闷热夜晚的不安与无眠。

在中庭上,星斗闪烁,明亮而美丽。这里,星斗嘒相粲,形容星光的璀璨,进一步增添了夜晚的美好氛围。

接着,描写了鸣蜩思念清凉的露水,抱着叶子发出长叹,表达了它们对夜晚清凉的渴望。栖鹊也未能安然入眠,绕树往复飞转,传递了夜晚的不安和不寐。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处境和心情。诗人以自己的生活为例,仰仗着田园的食物,期待雨水的滋润,占卜着云汉的变化。然而,他感到事情的发展并不乐观,生活的艰辛使他无法预测未来,也无法保证自己的生计。然而,他并不怨恨这一切,而是以无食终谁怨的句子,表达了对命运的顺从和无奈。

整首诗词以夏夜为背景,通过对炙热与静谧、温暖与闷热的描绘,展现了夜晚的复杂氛围和人们的内心感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类生活的交融,诗人抒发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命运的顺从,传达了人在夜晚中的无奈和对未知未来的迷茫。整首诗词以简洁而细腻的语言,描绘了夏夜的独特氛围,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类情感的对比,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引发读者对人生与命运的共鸣。

赏析:
《夏夜对月》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人类与自然的交融,展现了夏夜的独特魅力。诗人通过细腻的文字,将读者带入一个炙热而静谧的夜晚,让人感受到夏季夜晚的独特气氛。

诗中的描写细节丰富而生动,通过对老人气息、枕簟汗水、星斗闪烁等细节的描绘,使整个夜晚场景更加真实感人。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微雪和凉月来形容夜晚的清凉感,与老人的气息和枕簟的汗水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夜晚的闷热与不适。

诗人还以鸣蜩和栖鹊为形象,表达了夜晚动物对清凉的渴望和不安的心情。这些意象增添了整首诗的情感层次和生动性。

此外,诗人通过对自己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未知未来的担忧和对命运的无奈。他仰仗田园的食物,候雨占云汉,但心中对未来的发展并不乐观。然而,诗人并不怨恨,而是以无食终谁怨的态度,接受命运的安排。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类情感的交融,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命运的顺从。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夏夜的独特之美,同时也引发对人生意义与命运的思考。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