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子瞻习射》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旧读兵书气已振,
近传能射喜征鼖。
手随乐节宁论中,
箭作鸱声不害文。
力薄仅能胜五斗,
才高应自敌三军。
良家六郡传真法,
马上今谁最出群。
诗意:
这首诗词以子瞻(子瞻为苏辙的字)习射为题材,表达了对习射技艺的赞赏和对自身才能的自信。诗中提到自己曾经读过兵书,战意已经激发。近来,有关自己射箭能力的传闻传播开来,苏辙因此感到欣喜,并以此为征服敌人的征兆。他认为自己的射箭技艺可以与音乐的节奏相协调,箭射出去时不会破坏诗文的意境,反而会增添一种鸱鸟的声音,使整个景象更加生动。虽然自己的力量不足以胜过五斗米的重量(即百步穿杨),但是他的才华卓越,可以应对任何敌军的挑战。他还提到了六郡的良家子弟都传承了真正的射箭技法,而在马上射箭中,如今谁能最出众呢?
赏析:
这首诗以自嘲和自信的口吻表达了苏辙对自己射箭技艺的自豪和自信。他认为自己的习射技艺已经达到了非凡的水平,能够与音乐相契合,不仅不会破坏文学意境,反而会丰富诗文的表现力。诗中的鸱鸟声象征着箭的射出声音,使诗词更加生动有趣。苏辙虽然承认自己的力量有限,但他相信自己的才华可以胜过敌军,展示出他的自信和豪情。最后,他提到了六郡的良家子弟都传承了真正的射箭技法,表达了对这个领域的重视,并留下了一个问题,即在马上射箭的技艺中,如今谁能最出众,给读者留下一种悬念和思考的空间。
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辙对射箭技艺的热爱和自信,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才辈出的局面。它既有个人情感的表达,又有对时代背景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旧读兵书气已振,近传能射喜征鼖。手随乐节宁论中,箭作鸱声不害文。力薄仅能胜五斗,才高应自敌三军。良家六郡传真法,马上今谁最出群。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