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 眺远台》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似高人长远人,
不登高处见无因。
筑台土石无多子,
照眼峰峦得许新。
阵马奔腾时绝远,
风涛舒卷忽无垠。
白云自是逃名处,
犹恐此中藏隐沦。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苏辙在白云庄眺望远台时的景象和感受。诗人以山峰比拟高人的形象,认为只有登上高处才能见到无限美景。远台上的土石不多,但却能映照出新奇的山峦景色。当阵马奔腾时,距离变得遥远,风浪舒卷间感觉无边无际。白云飘散,似乎是在逃避名利之地,诗人担心其中可能隐藏着隐忧和沦陷。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山峰被比作高人,强调了登高远望的重要性,只有在高处才能发现新奇的景色。远台虽然简朴,但仍能反射出美丽的山峦景色,暗示着在平凡中也能发现独特之处。阵马奔腾和风涛舒卷的描写增添了诗意的壮丽感和无限延伸的想象力。最后,白云被视为逃避名利的象征,诗人对隐藏在其中的隐忧和沦陷感到忧虑。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的感悟和情感,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警示。
山似高人长远人,不登高处见无因。筑台土石无多子,照眼峰峦得许新。阵马奔腾时绝远,风涛舒卷忽无垠。白云自是逃名处,犹恐此中藏隐沦。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