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老堂周元翁家》是一首宋代陈与义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城南乌声和且都,
我识丈人屋上乌。
难老堂中一樽酒,
不教霜雪上髭须。
樊侯种梓用葛谒,
丈人向来亦种德。
挽回万事入绳床,
花竹相看有佳色。
人生知足一饱多,
当时恨我弃渔蓑。
题诗素壁蛇蚓集,
五百年后公摩挲。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名叫周元翁的老人的生活情景。城南的乌鸦声音此起彼伏,我认识屋顶上的乌鸦。难老堂里有一樽酒,却不让霜雪沾染髭须。周元翁种植梓木,也用葛草作为礼物来拜访。周元翁向来以种植德行闻名。他将一切事物都托付给绳床,花竹相互陪伴,形成美好的景色。人生知足就是最大的富足,我曾经懊悔放弃了渔民的身份。我在素壁上题写的诗被蛇和蚯蚓所覆盖,五百年后,有人会轻轻抚摩它。
赏析:
这首诗词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周元翁的生活境遇和他的人生态度。城南的乌鸦声,屋顶上的乌鸦,以及难老堂中的一樽酒等细节描绘了周元翁平凡而宁静的生活。他不让霜雪沾染髭须,表达了他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品德的态度。周元翁种植梓木和用葛草作为礼物,展现了他对种植和德行的重视,体现了他对自然和传统的敬畏之情。将一切事物托付给绳床,与花竹相互陪伴,表现出周元翁对宁静和美好生活的追求。最后,诗人表达了人生知足的智慧,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选择的懊悔。最后两句中,诗人将自己题写的诗与蛇和蚯蚓的覆盖进行对比,抒发了对自己创作的不朽追求。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朴实的语言展现了周元翁的生活情景,融合了对自然、传统和人生的思考。它传达了一种宁静、满足和不朽的价值观,同时呈现出作者对人生选择的反思和对艺术的追求。
城南乌声和且都,我识丈人屋上乌。难老堂中一樽酒,不教霜雪上髭须。樊侯种梓用葛谒,丈人向来亦种德。挽回万事入绳床,花竹相看有佳色。人生知足一饱多,当时恨我弃渔蓑。题诗素壁蛇蚓集,五百年后公摩挲。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