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次寄宝觉讷师》是宋代诗人王令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如下:
小雨破宿暑,
轻柔的雨破了夜晚的闷热,
晓风忽焉遒。
清晨的微风突然变得凌厉起来。
山深树翳阴,
深山中的树木投下阴影,
蜩蚻应已秋。
蝉鸣声应当已经是秋天的声音了。
清坐想高绝,
我静静地坐着,心里想着高远的事物,
语言谁应酬。
我要说些什么,才能与这个世界交流呢?
岂不念一往,
怎能不怀念过去的往事,
抱病终自留。
我带着疾病,最终只能孤独地留下来。
羁旅少往还,
作为行旅者,往返的次数并不多,
有来或非俦。
有些人来了,也许并非志同道合。
命仆一谢之,
我向仆人表示感谢,
纵我冠屦休。
尽管我有头衔和地位,但我仍然放下一切。
移床上高堂,
我将床搬到高堂上,
解书散床头。
摆放开书,散放在床头。
於此有嘉兴,
此地是美丽的嘉兴,
念世谁与谋。
我思念着这个世界,渴望与之共谋。
独思山林入,
我独自思索山林的境界,
兹意可绸缪。
这种心境可以编织成美好的意境。
何当买田庐,
何时能买下一块田地和房屋,
共遂丘壑游。
与山水相伴,实现自由自在的游玩。
诗意和赏析:
《旅次寄宝觉讷师》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王令在旅途中的思考和感慨。诗人以细腻的描写描绘了夜晚小雨破解了宿夜的闷热,清晨的微风突然变得凌厉起来。这种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思绪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寂静而深沉的氛围。
诗人在山深之处,感受到树木的阴影和蝉鸣声,暗示着秋天的临近。他静坐思索,思考高远的事物,却发现自己的言语无法与这个世界产生真正的交流。诗人忆起过去的往事,怀念起曾经的时光,但他身患疾病,最终只能孤独地留在这里。
作为一个行旅者,诗人的往返次数并不多,有些人来了,也许并非志同道合。尽管有地位和身份,诗人却选择放下一切,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态。
诗人将床搬到高堂上,解开书本散放在床头,展示诗人的求学和思考之意。他身处嘉兴,思念着这个世界,渴望与之共同谋划。他独自思索山林的意境,将这种思绪编织成美好的意象。最后,他表达了对于购买田庐、与山水共游的向往和期盼。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思考为主题,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思念,以及对高远境界和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人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对人生意义和追求的思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旅途中的孤寂与向往的情感。
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和思考的同时,也融入了自然景物的描绘,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与诗人内心情感的共鸣,增添了一种意境和深度。整体上,这首诗词将旅途中的思考与自然景物相融合,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语言,展示了诗人独特的感悟和情感体验。
小雨破宿暑,晓风忽焉遒。山深树翳阴,蜩蚻应已秋。清坐想高绝,语言谁应酬。岂不念一往,抱病终自留。羁旅少往还,有来或非俦。命仆一谢之,纵我冠屦休。移床上高堂,解书散床头。於此有嘉兴,念世谁与谋。独思山林入,兹意可绸缪。何当买田庐,共遂丘壑游。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