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道中》是唐代诗人郑谷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潼关道上的景色,并抒发了诗人对离乡之苦和对归乡盼望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白道上凌晨的霜雾迷蒙,马嘶声被迎面的灯火照亮。
秋风吹拂着路旁的树叶,半圆的残月挂在河的另一侧,河边的鸡鸣声阻隔了归路。
往来的人们并不觉得疲倦,穷与达又何曾容易平衡。
何时才能回到故乡的田野,披着雨水,剪春的田地。
诗词描绘了潼关道上的景色,以及在这个道路上来往行人的艰辛和渴望归乡的情感。白道上的霜雾给人一种凄凉和冷清的感觉,离乡的苦难由马嘶声和迎面照亮的灯火所烘托出来。秋风吹拂着路旁的树叶,河的对岸挂着一弯残月,将离乡的孤寂感和盼望归家的情绪隔开。诗人通过描绘景色和表达内心感受,抒发了对乡愁的深情和对回归故里的渴望。
这首诗词虽然篇幅不长,但以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诗人把自己内心的思绪融入其中,通过景色的变幻来体现自己离乡的苦楚和对归乡的渴望,揭示了人在异乡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整首诗词更像是一首自述性的诗歌,通过描绘诗人内心的情感,使读者也能感同身受,与诗人一起共鸣。
白道晓霜迷,离灯照马嘶。秋风满关树,残月隔河鸡。来往非无倦,穷通岂易齐。何年归故社,披雨剪春畦。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