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范希文手书伯夷颂墨贵

题范希文手书伯夷颂墨贵朗读

夷清韩颂古皆无,更得高平小楷书。
旧相嘉篇题卷后,苏家能事复何如。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皆无小楷何如
相关诗文:

题范希文手书伯夷颂墨贵译文及注释

《题范希文手书伯夷颂墨贵》是宋代文人富弼创作的一首诗词。本诗以范希文手书的伯夷颂作为题材,表达了对范希文的赞赏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夷清韩颂古皆无,
更得高平小楷书。
旧相嘉篇题卷后,
苏家能事复何如。

诗意:
这里以范希文手书的伯夷颂为主题,表明了作者对范希文的书法造诣和对古代伯夷颂的珍视。作者欣喜地发现,以高平小楷的方式抄写伯夷颂,使得这首古老的颂诗焕发出新的光彩。在过去,伯夷颂已经被许多文人题写过,但是范希文的笔墨却给这首颂诗注入了新的生机。诗词最后提到了苏家,暗示了苏轼等文化家族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范希文手书伯夷颂的赞赏,折射出作者对文化传承和书法艺术的思考。伯夷颂是一首关于古代贤人伯夷的颂词,而范希文则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诗词开篇就指出,范希文的手书伯夷颂是如此卓绝,以至于其他清代和韩愈的版本都无法与之媲美。这凸显了范希文在书法艺术上的卓越造诣。

接着,诗词称赞了范希文所使用的高平小楷书法。通过这种书法方式,范希文赋予了伯夷颂新的艺术气息和生命力。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的结合,体现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和赞美。

诗词末尾提到了苏家,这里可以理解为苏轼等文化家族的代表。通过提到苏家,诗词暗示了这些文化家族在传承和发扬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诗词在一种赞赏的语气中,也透露出对苏家能否像范希文一样传承文化的担忧和期待。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范希文书法和文化传承的认可和思考。通过对古代伯夷颂的赞美和对书法艺术的探讨,诗词传递了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和对文化传承的呼吁。同时,诗词中的暗示和反问也增加了诗意的层次,引发读者对于文化传承的深思。

题范希文手书伯夷颂墨贵读音参考

tí fàn xī wén shǒu shū bó yí sòng mò guì
题范希文手书伯夷颂墨贵

yí qīng hán sòng gǔ jiē wú, gèng dé gāo píng xiǎo kǎi shū.
夷清韩颂古皆无,更得高平小楷书。
jiù xiāng jiā piān tí juǎn hòu, sū jiā néng shì fù hé rú.
旧相嘉篇题卷后,苏家能事复何如。

富弼诗文推荐

黎民于变是尧时,便字尧夫德可知。更览新诗名击壤,生生全道略无遗。

夷清韩颂古皆无,更得高平小楷书。旧相嘉篇题卷后,苏家能事复何如。

人生七十古来稀,今日愚年已及期。从此光阴犹不测,只应天道始相知。

气候随时应,初寒雪已盈。乾坤一色白,山水云重清。是处人烟合,无穷鸟雀惊。忻然不成下,连把玉罍倾。

画阁高连百雉城,涵虚应不愧標名。门前柳色兼旗色,座上琴声杂佩声。肯羡五湖归范劙,未饶三径隐渊明。我来恰值初晴后,山影波光分外清。

偶我年龄虽第一,在公勋德自无双。不推行业终难敌。富贵康宁亦可降。

密雪终宵下,晨登百尺端。瑞光翻怯日,和气不成寒。天末无织翳,云头未少乾。四郊闻击壤,农望已多欢。

西洛古帝都,衣冠走集地。豈惟名利场,骤为耆德会。大尹吾旧相,旷怀轻富贵。日兴退老游,台阁并省寺。予惭最衰老,亦许预其次。遂俗肖仪容,烂然彤绘事。闽峤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