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ㄏㄨ

口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U+547C
汉语字典

口部

8画

5画

左右结构

hu

形声字

KTUH 86 、 KTUF 98

RHFD

JMUA

62049

0729

2684

547C

[25134312] 竖、横折、横、撇、点、撇、横、竖钩

呼字概述

折叠展开

〔呼〕字拼音是hū 部首是口, 总笔画是8画。

〔呼〕字是左右结构 五行属水。

〔呼〕字仓颉码是RHFD 五笔是KTUH 86 、 KTUF 98 四角号码是62049 郑码是JMUA 中文电码是0729 区位码是2684

〔呼〕字的UNICODE是547C。 十进制为21628,UTF-32:0000547c,UTF-8:E5 91 BC。

〔呼〕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汉字

〔呼〕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常用字

〔呼〕字的反义字是

〔呼〕字的异体字是

呼的笔顺

折叠展开

呼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ㄏㄨ

基本解释

喊。~喊。~声。~吁。~天号( háo )地。

唤,叫。~唤。~叫。~应。~朋引类(招引同类的人,共同做坏事)。

往外出气,与“”相对。~气。~吸。

象声词。~地跳起来。

姓。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口,乎声。本义:吐气,与“”相对。

2.同本义 exhale; breathe out。生物体把体内的气体排出体外——与“”相对。

呼,外息也。 —— 《说文》(外息,指呼气)阴盛则呼吸万物而藏之内也。 —— 《书·大传》候呼引针。 —— 《素问·离合真邪论》

呼哈(呼吸吞吐);呼噏(吐云纳气);呼息(呼吸,喘气);呼翕(呼气和吸气)

3.大声叫喊cry out

呼,唤也。 —— 《广韵》式号式呼。 —— 《诗·大雅·荡》城上不呼。 —— 《礼记·曲礼上》媵侍于户外,呼则闻。 —— 《仪礼·士昏礼》呼河伯妇来。 —— 《史记·滑稽列传》一人大呼。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夫起大呼。妇亦大呼。千百人大呼。

呼噪(嘈杂地叫喊;喧嚷);呼天(向天呼喊以求助);呼天吁地(呼喊天地以求救助)

4.召唤call

呼张良与俱去。 —— 《史记·项羽本纪》前者呼。 ——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奋呼攻打。 —— 《广东军务记》忠烈大呼。 ——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呼之即来;一呼百诺。

5.称呼name

呼宋将军。 —— 明· 魏禧《大铁椎传》不呼名。 ——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自呼其名;呼唱(大声唱名);呼称(称呼);呼谓(称呼,称谓)

6.姓。

象声词

常用来形容迅疾、风声等 puff; whir。如:呼呼(形容鼾声、风声、着火声);呼呼的(像风一样快);呼啦啦(多形容风声、流水声、鸟振翅声等)

ㄏㄨ

详细解释

1.吐气。与“”相对。

《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籍也。”

呼气。

2.大声呐喊。

《诗经•大雅•荡》:“式号式呼,俾昼作夜。”《文选•李陵•答苏武书》:“振臂一呼,创病皆起。”

3.招、唤。

《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陈王出,遮道而呼涉。”唐•颜仁郁〈农家〉诗:“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呼朋引伴、呼风唤雨。

4.称、谓。

唐•白居易•寄明州于驸马使君三绝句之三:“何郎小妓歌喉好,严老呼为一串珠。”《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自幼姊弟相呼,故仍呼之曰淑姊。”

表感叹的语气。

《论语•八佾》:“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形容风吹动的声音。

北风呼呼的吹。

姓。如汉代有呼子先。

ㄏㄨ

详细解释

1.经口或鼻将气体排出体外,即吐气(与“”相对)。

呼吸、呼气。

2.大声喊。

呼啸、欢呼、呼声震天、大声疾呼。

3.招来;叫唤。

呼朋引伴、呼风唤雨、一呼百应。

4.称呼。

他俩自幼兄弟相呼,感情极好。

5.拟声词。模拟风声。

狂风呼呼吹来。

6.姓。

呼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25頁,第11

同文書局本: 第183頁,第14

標點整理本: 第111頁,第5

古文: 𠰗 、 戲

唐韻》:荒烏切;《集韻》、《韻會》、《正韻》:荒胡切,𡘋音虍。
說文》:外息也。
韻會》:出息爲呼,入息爲吸。

又,《廣韻》:喚也。

又,《集韻》:嗚呼,歎辭。
書・五子之歌》:嗚呼曷歸。

又,通作乎。
詩・大雅》:於乎小子。

又,通作虖。
前漢・武帝紀》:嗚虖何施而臻此與。亦作嘑。

又,姓。
廣韻》:列仙傳有仙人呼子先,又複姓。
前漢・匈奴傳》:呼衍氏。〔註〕師古曰:卽今鮮𤰞姓呼延者是也。

又,呼沱,水名。
戰國策》:南有呼沱易水。

又,草名。
爾雅・釋草》:蓫薚,馬尾。〔註〕蔏𦸐,一名夜呼。

又,《集韻》:虛交切,音虓──與詨同,吳人謂叫呼爲詨。或作嚆、嘮。

又,《禮・檀弓》:曾子聞之,瞿然曰呼。〔註〕呼,虛憊聲。〔釋文〕音虛,吹氣聲也。

又,《廣韻》、《集韻》、《正韻𡘋荒故切,音戽。
廣韻》本作謼,號呼也。
詩・大雅》:式號式呼。〔釋文〕呼,火胡反。又,火故反。
禮・曲禮》:城上不呼。〔釋文〕呼,火故反。

又,《集韻》:許箇切,音𧬱
左傳・文元年》:江芉怒曰:呼!役夫。〔註〕呼,發聲也。〔釋文〕呼,好賀反。

又,《集韻》:虛訝切,音嚇──與罅同,裂也。詳缶部罅字註。

注解

〔呼〕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呼〕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乎,五行属

〔呼〕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口,乎声。本义是吐气,与“吸”相对。

〔呼〕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ū] ⑴ 喊⑵ 唤,叫⑶ 往外出气,与“吸”相对⑷ 象声词⑸ 姓。

呼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1查字网整理。呼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呼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上反切荒烏切頁碼41頁,第10

𠰗

異體

𠰗外息也。从口𠂞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三反切虎烏反頁碼125頁,第4行,第2

𠰗外息。從口乎聲。

鍇注臣鍇曰:「气出爲外。」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上反切荒烏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22頁,第2許惟賢98頁,第5

𠰗外息也。

段注外息,出其息也。

从口。乎聲。

段注荒烏切。五部。今人用此爲號嘑,𧦝召字。非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號嘑,𧦝召,呼、外息也。然皆相近。

號嘑,呼吸、𧦝召,《說文》皆各有本字,然義皆近,故亦通用呼字,

呼、嘑、𧦝三字同。嘑號、呼吸,𧦝召。

白话解释

呼,向外吐气。字形采用“口”作边旁,“乎”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字形從口、乎聲。從口,表示口中的動作;乎聲,聲兼義。乎為語之餘,意有未盡,故將剩餘的氣流吐出。隸書、楷書相承篆文字形。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呼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5頁,第15字
2陳昌治本第115頁,第10字
3黃侃手批第102頁
4說文校箋第53頁,第15字
5說文考正第46頁,第18字
6說文今釋第162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304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760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50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0頁,第35字
11標注說文第52頁,第12字
12說文注箋第419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2119頁【補遺】第16300頁
14通訓定聲第1569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23頁【崇文】第489頁
16說文句讀第156頁
17章授筆記第64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二冊,第18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126頁,第1字

呼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breathe sigh, exhale; call, shout
  2. ausatmen, rufen (V)​, Hu (Eig, Fam)

呼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呼(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呼(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呼(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呼(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呼(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