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xié ㄒㄧㄝˊ

斗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659C
汉语字典

斗部

11画

7画

左右结构

xie

xié

形声字

WTUF 86 、 WGSF 98

ODYJ

ODTE

84900

2438

4817

659C

[34112344412] 撇、点、横、横、竖钩、撇、点、点、点、横、竖

斜字概述

折叠展开

〔斜〕字拼音是xié 部首是斗, 总笔画是11画。

〔斜〕字是左右结构 五行属金。

〔斜〕字仓颉码是ODYJ 五笔是WTUF 86 、 WGSF 98 四角号码是84900 郑码是ODTE 中文电码是2438 区位码是4817

〔斜〕字的UNICODE是659C。 十进制为26012,UTF-32:0000659c,UTF-8:E6 96 9C。

〔斜〕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汉字

〔斜〕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常用字

〔斜〕字的近义字是

〔斜〕字的反义字是

〔斜〕字的异体字是

斜的笔顺

折叠展开

斜的意思

折叠展开

xiéㄒㄧㄝˊ

基本解释

不正,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坡。~面。~度。~线。~视。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斗,余声。本义:用斗倒出。

2.舀出ladle out

斜,抒也。 —— 《说文》

斜酒(舀酒)

3.侧着移动,向偏离正中或正前方的方向移动edge

门子才斜签着坐下。 ——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飞腾暮景斜。 —— 《杜位宅守岁》

斜签(侧着身子);斜躺(斜着下垂)

形容词

1.不正,歪斜oblique; slanting; inclined; tilted

明月斜挂。 ——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斜风细雨。 —— 唐· 张志和《渔歌子》青山郭外斜。 —— 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烟斜雾横。 —— 唐· 杜牧《阿房宫赋》

斜月三星(心字的隐喻);斜射路(抄近路在田中踩踏出来的斜道);斜柯(倾侧;敲侧);斜刺(斜刺里);斜径(歪斜的小路)

2.同“”。不正当,不正派 evil

斜局(指行止心态不正常);斜气(邪气,不正之气)

3.同“”。不专诚heretical

又想:“师父万一心斜,走到西方,亦无用处。” —— 《西游记》

名词

lane 长安有狭斜,狭斜不容车。——古乐府《长安有狭斜行》

1xiéㄒㄧㄝˊ

详细解释

不正、倾侧。

宋•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词:“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斜角、斜坡、斜线。

非水平或垂直方向的移动。

《文选•贾谊•𫛳鸟赋》:“庚子日斜兮,𫛳集予舍。”唐•杜甫〈水槛遣兴〉诗二首之一:“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地名用字。常用于地势倾斜的地方。

玉钩斜、内人斜、陈陶斜。

2ㄧㄝˊ

详细解释

终南山的山谷,在今大陆地区陕西省褒城县东北。

《文选•班固•西都赋》:“右界褒斜,陇首之险。”李善注引《梁州记》曰:“万石城溯汉上七里有褒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长四百七十里。”

3xiáㄒㄧㄚˊ

详细解释

(一)之又音。

1xiéㄒㄧㄝˊ

详细解释

1.倾斜的;不正的。

斜视、斜坡、斜线。

2.朝偏离平行或垂直的方向移动。

太阳西斜、身体斜著坐下、大雨斜著打在脸上。

3.姓。

2ㄧㄝˊ

详细解释

用于地名。斜谷,山谷名。在陕西褒城东北。

斜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下 部首:斗部

武英殿刻本: 第1141頁,第15

同文書局本: 第478頁,第15

標點整理本: 第426頁,第25

唐韻》:似嗟切;《集韻》、《韻會》、《正韻》:徐嗟切,𡘋音邪。
說文》:抒也。
玉篇》:散也、不正也。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枝牚杈枒而斜據。

又,《集韻》、《韻會》:余遮切;《正韻》:于遮切,𡘋音耶──梁州谷名,在武功西南。
前漢・揚雄傳》:西自褒斜。〔註〕南山谷名也。班固〈西都賦〉:右界褒斜,隴首之險。〔註〕〈梁州記〉曰:萬石城泝漢,上七里有褒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長四百七十里。

又,《集韻》:時遮切,音闍──伊雅斜,單于名。

又,直加切,音秅──義同。

注解

〔斜〕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下,康熙部首是斗部

〔斜〕字拼音是xié,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余、斗,五行属

〔斜〕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斗,余声。本义是用斗倒出。

〔斜〕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xié] ⑴ 不正,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

斜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1查字网整理。斜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斜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似嗟切頁碼473頁,第6

斜杼也。从斗余聲。讀若荼。

附注段玉裁注:「抒,各本从木,今正。凡以斗挹出之謂之斜,故字从斗。音轉義移,乃用為衺。」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七反切似車反頁碼1105頁,第2行,第2

斜杼也。從斗余聲。讀若荼。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似嗟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871頁,第2許惟賢1248頁,第1

斜抒也。

段注抒各本从木。今正。《手部》曰:抒者,挹也。挹者,抒也。《水部》浚,抒也。《革部》𩌑,所以抒井也。《臼部》舀,抒臼也。凡以斗挹出之謂之斜。故字从斗。音轉義移。乃用爲衺。俗人乃以人之衺正作邪。物之衺正作斜。其可𣢑有如此者。

从斗。余聲。讀若荼。

段注荼當作余。今似嗟切。古音在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抒(舒同)也,有斜意,故引申為衺正之衺。

抒也。「大圭杼上」,抒上者,衺上也,故引申亦為衺正之衺,余、予音義皆同,斜、抒可算一字。

抒也。「大圭抒上」,抒上,衺上也。故斜亦可引申為衺正字。斜、抒同,以余、子同故也。

白话解释

斜,舀出。字形采用“斗”作边旁,采用“余”作声旁。读音像读“荼”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楷書與之同形,都是從斗、余聲。「斗」為量器,作為形符,表示義與量斗有關;「余」為舒緩的語氣,於此作為不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斜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39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1209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898頁
4說文校箋第630頁,第6字
5說文考正第563頁,第7字
6說文今釋第2094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3491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6998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988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75頁,第20字
11標注說文第606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4999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3749頁【補遺】第18060頁
14通訓定聲第1771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248頁【崇文】第4989頁
16說文句讀第2068頁
17章授筆記第591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十冊,第674頁,第3字
19古字釋要第1300頁,第7字

斜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lanting, sloping, inclined
  2. lehnen (V)​, schief, schräg, geneigt (Adj)
  3. oblique, de travers

斜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斜(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斜(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斜(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斜(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