樏
笔顺 反馈

复制

léi ㄌㄟˊ lěi ㄌㄟˇ

木部 共15画 左右结构 U+6A0F
汉语字典

木部

15画

11画

左右结构

lei

léi lěi

SLXI

DWVF

FKZ

46993

6A0F

[123425121554234] 横、竖、撇、点、竖、横折、横、竖、横、撇折、撇折、点、竖钩、撇、点

樏字概述

折叠展开

〔樏〕字拼音是léi,lěi 部首是木, 总笔画是15画。

〔樏〕字是左右结构

〔樏〕字仓颉码是DWVF 五笔是SLXI 四角号码是46993 郑码是FKZ

〔樏〕字的UNICODE是6A0F。 十进制为27151,UTF-32:00006a0f,UTF-8:E6 A8 8F。

〔樏〕字的异体字是

樏的意思

折叠展开

1léiㄌㄟˊ

基本解释

古代走山路时乘坐的东西:“泽行乘舟,山行乘~。”

2lěiㄌㄟˇ

基本解释

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具,像盘,中有隔档:“族人大怒,便兴~掷其面,夷甫都无言。”

樏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310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549頁,第26

標點整理本: 第495頁,第26

唐韻》:力委切,音累──似盤中有隔也。
玉篇》:扁榼謂之樏。

又,《類篇》:魯果切,音臝──木名,實有皮無𣪛

又,《集韻》:倫追切,音虆──禹山行所乘者。
說文》作欙。詳欙字註。

又,《廣韻》:力追切,音纍。又,《集韻》、《類篇》、《韻會𡘋魯水切,音壘──義𡘋同。

注解

〔樏〕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樏〕字是多音字,拼音是léi、lě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累

〔樏〕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léi] ⑴ 古代走山路时乘坐的东西:“泽行乘舟,山行乘~。” [lěi] ⑴ 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具,像盘,中有隔档:“族人大怒,便兴~掷其面,夷甫都无言。”

樏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1查字网整理。樏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樏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上反切力追切頁碼192頁,第17

欙山行所乘者。从木纍聲。《虞書》曰:「予乘四載。」水行乘舟,陸行乘車,山行乘欙,澤行乘䡅。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一反切力龜反頁碼489頁,第5行,第1

欙山行所乘者。從木纍聲。《虞書》曰:「予乘四載:水行乘舟,陸行乘車,山行乘欙,澤行乘䡅。」

鍇注臣鍇按:經傳說四載,甚多紛紜不定。《史記》曰:「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孟康注:「橇形如箕擿行泥上。」如淳曰:「橇音茅蕝之蕝,謂以版置泥上以通行路,」徐廣曰:「檋一作橋,音丘遙反。」如淳曰:「檋謂以鐡如錐頭,長半寸施于履下,則不蹉跌,此其昭顯也。」臣鍇按:《字書》橇音趫,踏摘行。臣以爲今優戯有踏趫爲木腳以行,禹旣爲司空,則不當如此履危。若版置泥上以通行,路泥少則車能涉之,泥長則運其版者不亦勞乎?版上又當乘車,孰若乘䡅以行泥之易乎?若如如淳所言,履下施鐵錐,即今之木屐耳,何謂乘乎?況以行山土猶可以行,山石鐡錐復何以安之?謝靈運,古之巧性者,世間器用多所改易以從簡,又好山行,但作去齒之屐耳。若橇爲便易,靈運便應爲之而不作屐?則孔安國所說許愼同。山行乘欙,臣謂以纝索繫木以自固而行。晉鄧艾伐蜀以氊自裹,縣繩以墜是也。䡅即輴也,若下棺車而無㫄壁及葢,凡行深泥有輻即礙,故此輴全木爲輪而無輻,利以行泥,若今曳木石拖車然。故《周禮》曰:「凡爲輪行澤者欲杼。」注:「杼謂削薄其踐地者。」故曰杼以行澤,則是刀以割塗也,是故塗不附是也,塗泥也。是古有行泥之車也。故後漢馬少游云:「下澤車。」臣鍇以爲《史記》所言檋音梮,即近《周禮》所言輂車,謂以索繫木自固,使人輂之以行也,則是安國所言欙也。橇字從毳,亦應可以音毳也。此形聲言之,亦音當近䡅,安國所言輴也,如此則《史記》所說四載與安國同。但師說口傳而文字異,故致孟康、如淳妄解之也。

鍇注臣又按:仙書有乘毛車以渡弱水。毛,毳也。又《抱朴子》有步蹻法,故僊書有《龍蹻經》,謂近天有剛气可以勝人爲術以步之也。如此之說,雖近而終未可通于古書傳,臣鍇不敢述也。司馬遷在漢武帝時,舊周之史氏,其爲學也最博,其遊行也最周,又考以方國之語,故老之記。而孔安國親承聖人之後,其爲學也詳愼,其爲《尚書傳》有與史遷異處而暗同,其爲說合今古之情理。至唐太宗、文武皇帝詔儒臣爲孔氏《尚書正義》,列於學官百家不能易。臣以爲許愼居後漢之末,抑諸家之雜說,從安國之雅言,居七百年之前而暗合後聖,自非沮誦降靈命世,其孰與此乎?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上反切力追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065頁,第3許惟賢469頁,第3

欙山行所乗者。

段注《河渠書》作橋。𠀌遙反。徐廣曰:一作輂。几玉反。輂,直轅車也。《漢書》作梮。韋昭曰:梮,木器也。如今轝牀。人轝以行也。應劭曰:梮或作欙。爲人所牽引也。尚書《正義》引《尸子》。山行乗欙。僞《孔傳》亦作欙。按輂梮橋三字同。以梮爲正。橋者,音近轉語也。欙與梮一物異名。梮自其盛載而言。欙自其輓引而言。纍,大索也。欙從纍。此聲義之皆相倚者也。應釋欙,韋釋梮,皆是。兼二說而後全。《孟子》虆梩。趙云:虆,籠屬。《毛詩傳》。捄,虆也。亦謂土籠。舁之曰梮。入引之而行則曰欙也。虆者欙之假借字。或省作樏者,非也。《毛詩》之捄亦梮之假借字也。

從木。纍聲。

段注力追切。十五部。

《虞書》曰:予乗四載。

段注《臯陶謨》文。

水行乗舟。陸行乗車。山行乗欙。澤行乗䡅。

段注此四載之故訓也。故統系之《虞書》。猶《河渠書》、《溝洫志》謂《臯陶謨・夏書》。則亦以此四句統系之《夏書》也。䡅《史記》作毳。亦作橇。《漢書》作毳。如淳曰:毳音茅蕝之蕝。謂以版置泥上以通行路也。服䖍曰:木毳形如木箕。擿行泥上。孟康說同。尚書《正義》引《尸子》作蕝。引愼子爲毳者患塗之泥也。徐廣注《史記》作楯。僞《孔傳》作輴。凡此諸字皆一聲之轉。其義一也。《車部》曰:䡅,車約䡅也。此乗䡅當讀同毳。非車約䡅之謂。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竹籠,今之行山兜子也。

竹龍,今之行山兜子也(?)。

欙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79頁,第14字
2陳昌治本第493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380頁
4說文校箋第245頁,第16字
5說文考正第237頁,第19字
6說文今釋第844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485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321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247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50頁,第21字
11標注說文第243頁,第16字
12說文注箋第1958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6181頁【補遺】第16910頁
14通訓定聲第2366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512頁【崇文】第2045頁
16說文句讀第773頁
17章授筆記第252頁,第4字
18古字詁林第五冊,第956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591頁,第11字

樏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edan

樏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樏(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樏(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樏(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樏(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樏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