毃
笔顺 反馈

复制

qiāo ㄑㄧㄠ

殳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U+6BC3
汉语字典

殳部

14画

10画

左右结构

qiao

qiāo

YMKC

YBHNE

SJLQ

07247

6BC3

[41251252513554] 点、横、竖、横折、横、竖、横折钩、竖、横折、横、撇、横折折/横折弯、横撇/横钩、捺

毃字概述

折叠展开

〔毃〕字拼音是qiāo 部首是殳, 总笔画是14画。

〔毃〕字是左右结构

〔毃〕字仓颉码是YBHNE 五笔是YMKC 四角号码是07247 郑码是SJLQ

〔毃〕字的UNICODE是6BC3。 十进制为27587,UTF-32:00006bc3,UTF-8:E6 AF 83。

〔毃〕字的异体字是

毃的意思

折叠展开

qiāoㄑㄧㄠ

基本解释

古同“”。

毃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下 部首:殳部

武英殿刻本: 第1403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587頁,第7

標點整理本: 第536頁,第13

唐韻》:口卓切;《集韻》、《韻會》:克角切,𡘋音搉。
說文》:擊頭也。一曰橫擿也。
左傳・定二年》:邾莊公與夷射姑飮酒。私出,閽乞肉焉,奪之杖以毃之。或作敲。

又,《玉篇》:口交切,音磽。又,《集韻》:口敎切,磽去聲──義𡘋同。

注解

〔毃〕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下,康熙部首是殳部

〔毃〕字拼音是qiā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高、殳

〔毃〕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iāo] ⑴ 古同“敲”。

毃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1查字网整理。毃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毃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下反切口卓切頁碼94頁,第10

毃擊頭也。从殳高聲。

附注桂馥義證:「或借『敲』字。」王筠句讀:「案:『毃』、『敲』同,从高聲,而『殳』、『攴』義又近,故經典多借用者。」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六反切口卓反頁碼254頁,第2行,第1

毃撃頭也。從殳高聲。

鍇注臣鍇按:《春秋左傳》曰:「奪其杖以毃之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下反切口卓切古音第二部頁碼476頁,第1許惟賢213頁,第7

毃擊頭也。

段注《淮南書》曰:以年之少。爲閭丈人說事。救㪣不給。何道之能明也。高注。老人㪣其頭。自救不暇。按㪣當作毃。《呂氏春秋》曰:死而操金椎以葬。曰下見六王五伯。將毃其頭矣。按毃今本譌穀。

从殳。高聲。

段注口卓切。二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止訓擊頭,其餘一切之毃均當用㱿。

擊頭也。一切之毃當作㱿。

毃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86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256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204頁
4說文校箋第125頁,第14字
5說文考正第119頁,第10字
6說文今釋第425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725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1701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618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75頁,第14字
11標注說文第124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926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3564頁【補遺】第16530頁
14通訓定聲第1295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253頁【崇文】第1009頁
16說文句讀第360頁
17章授筆記第137頁,第7字
18古字詁林第三冊,第554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322頁,第6字

毃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毃(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毃(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毃(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