矧的笔顺
矧的意思
矧
shěnㄕㄣˇ基本解释
①况且。
②亦。
详细解释
连词
1.另外,况且,何况besides。
矧今之人,曾不是思。 —— 唐· 柳宗元《敌戒》
2.也also。
四大犹幻尘,衣冠矧外物。 —— 宋· 苏轼《闻潮阳吴子野出家》
名词
◎齿龈 gums笑不至矧,怒不至詈。——《礼记·曲礼上》
矧
shěnㄕㄣˇ详细解释
◎读音thửng 充足。
矧
shěnㄕㄣˇ详细解释
连
◎况且。
晋•陶渊明〈劝农〉诗六首之四:“相彼贤达,犹勤垄亩;矧伊众庶,曳裾拱手!”《南史•卷三五•顾觊之传》:“死且不惮,矧伊刑罚;身且不爱,何况妻子。”
副
◎亦。
《书经•康诰》:“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
名
◎齿根。
《礼记•曲礼上》:“笑不至矧,怒不自詈。”汉•郑玄•注:“齿本曰矧,大笑则见。”
矧
详细解释
1.〈书〉连词。用于复句的后一分句,表示更进一层,相当于“何况”、 “况且”。
死且不惮,矧伊刑罚(《南史‧卷三十五‧顾觊之列传》)。
2.〈书〉亦。
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书经‧康诰》)。
矧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矢部
武英殿刻本: 第1969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824頁,第6字
標點整理本: 第783頁,第7字
音《廣韻》:式忍切;《集韻》、《韻會》、《正韻》:矢忍切,𡘋音哂。
《玉篇》:况也。
《書・大禹謨》:至諴感神,矧茲有苗。
《詩・小雅》: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例又,與齗通。
《禮・曲禮》:笑不至矧。〔註〕齒本曰矧,大笑則見。
例《說文》本作矤,《玉篇》亦作𥎪。
注解
〔矧〕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矢部。
〔矧〕字拼音是shě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矢、引,五行属金。
〔矧〕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hěn] ⑴ 况且。⑵ 亦。
矧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五下反切式忍切頁碼第168頁,第11字續丁孫
矤
況也,詞也。从矢,引省聲。从矢,取詞之所之如矢也。
附注段玉裁注:「今俗所云已如是,況又如是也。《尚書》多用矤字,俗作矧。」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反切矢引反頁碼第420頁,第5行,第1字述
況也,詞也。從矢,引省聲。從矢,取詞之所之如矢也。
鍇注臣鍇按:《尚書》曰:「矧惟外庶子訓人,諸侯族,乃況如矢之疾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五下反切式忍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906頁,第3字許惟賢第401頁,第4字
況䛐也。
段注各本況下有也。誤。今刪。況當作兄。古今音殊。乃或假況。許書當本作兄也。兄長之兄引伸爲兄益。《詩・常棣》傳曰:況,滋也。《桑柔》傳曰:兄,滋也。《召旻》傳曰:兄,茲也。兄況不同。以兄爲正。滋茲不同。許皆訓益。兄䛐者,增益之䛐。其意益。其言曰矤。是爲意內言外。今俗所云已如是。況又如是也。《尙書》多用矤字。俗作矧。
从矢。引省聲。
段注式忍切。十二部。
从矢,取䛐之所之如矢也。
段注說从矢之意。今言矧,則其䛐有一往不可止者。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矤、知、矣三字皆从矢,出言如放矢也。
矤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334頁,第9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434頁,第4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339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215頁,第2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208頁,第6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739頁,第2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296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2884頁,第3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083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32頁,第20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213頁,第11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705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5495頁【補遺】第16808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3335頁,第6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443頁【崇文】第176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663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224頁,第1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五冊,第486頁,第1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533頁,第2字 |
矧字的翻译
- much more, still more; the gums
- à fortiori
矧的字源字形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